有害垃圾有什么危害?
日常生活中,有害垃圾总量相对较少,但其危害程度却相当大。如废旧电池、废旧荧光灯管中含有汞(水银)、铅、镉等重金属,这些有害物质可使人的肝肾功能受损、骨骼变形。此外,汞及其化合物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损坏中枢神经系统、肾脏等,在短时间里吸入高浓度汞蒸气(大于1.0mg/m³),就会导致急性汞中毒。约0.5毫克的汞,就能污染180吨地下水及周围土壤。
含有机溶剂的油漆可引起头痛、过敏、昏迷或致癌;清洁类的化学药品,如去油、除垢、光洁地面、清洗地毯、疏通管道等的化学剂以及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其含的有机溶剂难以降解,还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其中杀虫剂中含有的某些有害物质还会损伤动物肝脏。
药品过期后容易分解、蒸发,散发出有毒气体,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严重时还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危害。如青霉素散发到空气中,极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可见,如果随意丢弃这些东西,将会对人体及环境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相反,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投放这些有害垃圾,则许多有害垃圾都可以被再次利用,如可从废旧电池中回收锌、二氧化锰等多种物质。
为什么要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当前人民群众反映的看病贵的问题,原因之一在于药品价格高,减轻群众就医的药费负担,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近年来药品的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价格虚高的情况仍然存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目的在于探索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努力降低群众药费负担,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保障用药安全,提高老百姓医疗保障水平。
一图读懂《河南省地下水管理办法》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目的是什么?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对既往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重大改革,目的是让人民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更高的药品,通过带量采购,以量换价,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医保基金支出,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高老百姓医疗保障水平。
什么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也简称“国家集采”或者“带量采购”,国家统一组织,全国各省(市、区)组成采购联盟,在原研药、参比制剂以及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中遴选药品,并汇总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需求量进行集中采购、以量换价,由国家层面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最终目的是在严格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药品虚高价格,让人民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好的药品。
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代理记账基础工作规范(试行)》 答记者问
为规范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行为,保证执业质量和服务水平,近日,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代理记账基础工作规范(试行)》(财会〔2023〕27号,以下简称《工作规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工作规范》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制定《工作规范》的背景与意义是什么?
答: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代理记账机构从事社会性会计服务活动,是财会监督工作机制的重要一环,其执业水平影响着广大中小微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严肃财经纪律、将财会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作出重要指示。2023年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对代理记账机构等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把控,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工作规范》,明确和统一执业标准,为推动代理记账机构规范承揽和开展业务、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强化质量管理责任提供了基础制度支撑,是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具体行动。
二是健全代理记账行业监管机制,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根据全国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数据,我国现有取得行政许可的代理记账机构超过1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随着行业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执业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逐渐显现。目前,开展代理记账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主要为会计法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会计法为代理记账资格行政审批提供了上位法依据,《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仅对代理记账机构的资格申请、变更备案等进行原则性规定。需要进一步规范代理记账工作具体业务流程和质量要求,与会计法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共同形成代理记账行业管理的制度规范体系。制定《工作规范》,为行业管理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依据,有助于进一步健全行业监管机制,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三是提升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部分地方代理记账行业协会为规范会员执业行为,在制定和实施协会会员机构内部的执业指引方面作了不少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执业标准不统一、覆盖范围相对有限、权威性不够高等问题。不少机构、协会着眼行业长远发展,提出“希望财政部门制定代理记账业务规范,为业务开展提供基本遵循”的诉求。出台行业统一的执业标准,推动代理记账机构全面遵照执行,有助于提高全行业的执业规范水平,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发挥代理记账机构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的专业支持作用。
问:《工作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工作规范》主要包括正文与附录两个部分。
正文以代理记账机构开展代理记账业务的主要工作流程为主线,主要包括九章共四十五条。其中:第一章为总则,共四条,主要明确制定依据和目的、适用范围以及开展代理记账业务的基本程序。第二章为业务承接,共五条,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业务承接工作,包括了解委托人基本情况和签订代理记账业务委托合同。第三章为工作计划,共七条,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编制、审核、调整工作计划等工作。第四章为资料交接,共五条,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与委托人等有关单位的资料交接工作,包括初次接受委托、终止委托关系的交接与日常交接等。第五章为会计核算,共三条,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会计核算工作。第六章为质量控制,共九条,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的质量控制,包括岗位设置、工作委派、复核制度与内容、信息沟通、投诉管理等内容。第七章为人员管理,共四条,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从业人员资格条件和专业胜任能力、执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参加继续教育及代理记账机构在培养培训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等内容。第八章为档案管理,共四条,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第九章为附则,共四条,主要明确法律责任、施行日期等。
附录包括《代理记账业务委托合同(参考范例)》、《代理记账业务工作计划(参考范例)》、《资料交接手册(参考范例)》、《原始凭证交接表(参考范例)》及《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参考范例)》五项内容。
问:《工作规范》的贯彻实行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是关于适用问题。考虑到代理记账机构数量大、规范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发展现状,为满足对整个行业的兼容性,《工作规范》需要体现代理记账业务的基本要求,既要让大多数机构能够得着,也要实现推动行业向专业性、规范性方向发展的目标。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可以根据《工作规范》制定适用于协会会员的执业指引或指南,报所在地方财政部门审核后施行。代理记账机构要根据《工作规范》进一步健全机构内部业务规范。
二是关于政策衔接。鉴于现有法律法规已对会计核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会计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为做好政策衔接,《工作规范》仅对相关工作要求及法律责任进行了原则性规定。代理记账机构开展具体工作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三是关于附录。为更好指导机构开展代理记账业务,我们一并制定了《代理记账业务委托合同(参考范例)》、《代理记账业务工作计划(参考范例)》、《资料交接手册(参考范例)》、《原始凭证交接表(参考范例)》及《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参考范例)》,供代理记账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时参考。
问:财政部门将如何做好《工作规范》的实施指导工作?
答:一是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新闻媒体等方式加强对《工作规范》的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二是跟踪关注执行情况,及时解答实施中的实务问题,加强实施指导,提升执行效果。三是各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工作规范》,结合地方实际,细化本区域内统一的执业指引,指导代理记账机构规范执业。
打疫苗,应先走出认识误区! | 科普时间
预防接种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最具成本效益的手段,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一环。如今,疫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有些公众对于预防接种可能认识不足,以下关于孩子接种疫苗的认识误区,你知道吗?
有必要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吗?
虽然非免疫规划疫苗是自费、自愿接种,但同样也是对孩子健康的一种保护。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进一步补充,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完善的保护,预防更多疾病,从而提高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使其健康茁壮成长。
出现的不良反应严重吗?
疫苗的安全性要求和标准极高。一些人因自身原因和疫苗特性等,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但通常为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如急性严重过敏反应等罕见发生。
会增加儿童免疫系统负担吗?
国内外很多研究已证明,按照规定程序同时接种几种疫苗不会给儿童的免疫系统带来不良反应。一名儿童日常接触到的微生物抗原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疫苗接种的抗原种类和数量。一次接种几种疫苗或接种联合疫苗,不但不会增加幼儿免疫系统负担,有时还可以因抗原的协同作用而激发和增强免疫效果。
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多少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13号)规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20%降至16%,个人缴费比例为8%;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