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学校
  班数
  人数
  特长生
  分配生
  统招生
  自主招生
  济源一中
  36
  1908
  体育
  75
  95
  1565
  248
  音乐
  12
  美术
  3
  舞蹈
  5
  高级中学
  24
  1272
  体育
  42
  63
  1043
  166
  音乐
  9
  美术
  4
  舞蹈
  8
  济源四中
  12
  636
  体育
  36
  48
  522
  66
  音乐
  6
  美术
  6
  济源五中
  4
  212
  体育
  4
  10
  202
  音乐
  3
  美术
  3
  济源六中
  12
  636
  体育
  23
  31
  605
  音乐
  5
  舞蹈
  3
  英才学校
  10
  530
  体育
  18
  26
  174
  330
  音乐
  2
  美术
  3
  舞蹈
  3
  济源一中国际班
  3
  100
  合计
  101
  5294
  273
  3130
  1461
  330
  
什么是非全日制用工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高考考场里要戴口罩吗?“阳了”如何应考?解答来了
  新冠“乙类乙管”后迎来首次高考 防护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3年高考在即,这是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坚持科学精准防疫,防护有哪些注意事项?考场里要戴口罩吗?“阳了”如何应考?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梳理多地防疫措施。
  落实“乙类乙管” 
  多地提醒考生做好个人防护
  教育部有关人士介绍,为统筹做好今年的高考防疫,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部门,指导各地深入总结以往经验做法,坚持科学精准防疫,精准落实“乙类乙管”等要求,完善方案预案。
  记者了解到,5月底至6月初,已有黑龙江、江苏、云南、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的教育考试机构向当地高考考生致公开信,提醒考生注意个人防护,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据了解,多地还专门制定了高考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或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方案,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正加强对考点学校的卫生监督检查,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中国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介绍,结合多渠道监测数据综合研判认为,目前全国整体疫情态势平稳可控,对医疗秩序和社会正常运行影响较小。
  是否佩戴口罩?
  多地允许考生自行决定
  目前,已有多个省市教育考试机构明确表示,一般情况下,考生进入普通考场就座后,可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根据广西柳州市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公告,考生要自备口罩,在进入考点、考场前自觉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考试结束后,考生应立即佩戴口罩,听从考点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离开考场。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则提醒:考生若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前须将自备口罩放在考场外“非考试物品暂放处”,不得带入考场。入场后确有需要的,可向监考员提出申请,由考场提供。
  山东等多地明确: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考生将安排在备用考场,备用考场考生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今年4月印发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非疫情流行期间,学校师生在校期间可不佩戴口罩,各地可根据本地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参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指引同时指出,新冠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出现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期间,均属于“应佩戴口罩的情形”。
  “阳了”如何应考?
  可按照当地和考点的安排参加考试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明确要求,考生于考前3天起自主开展健康监测,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应立即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主动联系考点所在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备,按照相关安排在考点备用考场参加考试。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要求,考生如有发热、新冠阳性、水痘、肺结核等状况,须主动向班主任报告(社会考生须主动报区招考机构),并按照考点安排参加考试。
  还有多地的教育考试机构提示考生,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症状,应及时向报名单位(所在中学)报告。如有必要,及时就医。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各地将制定考试防疫方案和应急预案,针对不同考生情况分类设置考场,备足备用考场、工作人员和防疫物资,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员考前健康监测,细化防疫措施,及时发布本地考试防疫要求。来源:新华社
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如何解决?
    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的保护,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通过合法的渠道依法解决。对此,应当从内容和渠道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维护的权益,应当是合法权益;退役军人表达的诉求,应当是法律法规或者政策制度明确规定的。没有规范依据或者超出规定的不合理诉求,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所指的合法权益。同时,表达的有关诉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有关部门也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政策制度作出处理,不得损害退役军人依法应当享有的权益。另一方面,退役军人维权应当选择合法的渠道,遵守相关的程序性规定。如果退役军人选择信访方式反映诉求的,也应当遵守《信访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的要求,依法理性进行信访,严守国家法律政策底线,切不可存在以闹获利的心态,打着退役军人维权旗号参与非法集访、散布反动言论或者错误虚假消息,甚至与境外势力勾连,肆意践踏党纪国法、破坏社会稳定,使有理变无理、合法变违法。
异地申领优待证有哪些条件?
  原则上以户籍地申领为主。确需在常住地申领优待证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外省户籍常住我省的退役军人及“三属”申领我省优待证需提供以下材料:1、须持有我省公安部门制发的居住证;2、在常住地缴纳社会保险二年以上;3、有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出具工作证明;无工作单位的,需本人签署无违法乱纪犯罪承诺书,并配合提供政府部门函询联系地址、电话等信息。
  (二)本人在申领地购买有住房的(含商业房产)
  (三)我省户籍退役军人及“三属”在常住地(外省)申领优待证的,按常住地规定执行。
异地祭扫范围是什么?
  因烈士未安葬在其亲属户籍所在地或者常住地省份,烈士亲属前往烈士安葬地或者纪念地省份开展祭扫纪念活动的,各地按规定提供服务保障。安葬地是指烈士墓或者骨灰存放处,如在我国境内无法明确安葬地的,烈士亲属可就近选择一处专门纪念烈士的纪念堂馆、碑亭、塔祠、塑像或者篆刻烈士姓名的烈士英名墙作为纪念地。
  
夫妻婚姻存续期间不动产加名、减名、更名登记需要哪些费用
  婚姻存续期间办理转移登记业务免收登记费,只需缴纳工本费10元/本,每增加一本证书加收工本费10元。
夫妻婚姻存续期间的不动产该不动产被查封或有其他行政限制的,能否办理加名、减名、更名
  不能,不动产被查封或存在其他行政限制的,不予办理转移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