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搜索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政策直达平台
选择部门
全部
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教育体育局
工业信息和科技局
财政局
审计局
公安局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交通运输局
农业农村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生态环境局
民政局
司法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水利局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局
应急管理局
医疗保障局
民政局
智能问答
我要咨询政策
【社会救助政策问答】什么是最低生活保障?如何申请低保?
【社会救助政策问答】什么是最低生活保障?如何申请低保? 什么是最低生活保障? 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如何申请低保? 根据《河南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豫民〔2022〕4号),申请低保一般应以家庭为单位,由申请家庭确定一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提出书面申请。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户籍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区)的,可以由其中一个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一致的家庭成员向其户籍所在地提出申请;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均不一致的,可由任一家庭成员向其户籍所在地提出申请。 低保申请材料主要包括:户口簿、身份证等证件,申请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的书面声明,信息材料真实、完整、有效的承诺书,申请家庭及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家庭经济状况查询核对授权书。书面声明、承诺书、授权书等制式材料一般由当地乡镇(街道)提供,申请人按材料要求填写即可。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委会或者其他人代为提出申请。委托申请的,应当办理相应委托手续。 具体情况请咨询当地县级民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咨询电话可从省民政厅网站点击“河南省各级民政部门社会救助热线”(https://mzt.henan.gov.cn)查询。 来源: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特困供养救助政策
二、特困供养人员救助 (一)特困供养概念是什么? 同时具备 “三无”条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人员,可以纳入特困人员供养。 (二)现行特困供养标准是多少?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包括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基本生活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目前我市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6500元,城市为每人每月741元。照料护理标准依据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务需求分档制定,根据“自主穿衣、吃饭、上下床、如厕、室内行走、洗澡”六项指标,4项(含)以上不能达标的,为全失能;3项(含)以下不能达标的,为半失能;6项全达标的,为能自理。半失能、全失能护理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为160元、320元。 (三)特困供养的形式有哪些?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形式分为分散供养和在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 一是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乡镇人民政府安排到乡镇敬老院。特困人员本人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敬老院签订集中供养服务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供养对象财产处置办法等。 二是分散供养 1.尊重特困人员本人意愿,支持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分散供养。分散供养对象的供养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由银行按季度直接发放到户。 2.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经本人同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委托其亲友或者村(居)民委员会、供养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提供日常看护、生活照料、住院陪护等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为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提供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服务协议签约方的考察和协议履行情况的监督,督促约定服务事项落实到位。积极对象照料护理费用。 (四)申请特困供养怎样办理? 个人或指定代理人、村(居)委会向乡镇(街道办)提出申请,乡镇(街道办)入户核查,符合条件的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五)纳入特困供养后对个人财产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民政部 法制办 财政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条文释义》:1.农村五保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对象所有。2.村民在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后,仍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对集体经营收入,有权参与分配或者使用。3.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作为农村村民,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4.农村五保对象的动产及房屋,属于农村五保对象所有,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全部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5.五保对象死亡后,其承包土地和宅基地归集体所有。个人财产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遗赠协议办理,无遗赠协议的,按遗嘱办理,均没有的,按顺位继承法办理,无法定继承人的,归集体分配;6.承包地、宅基地被征用、占用,补偿款归五保对象所有,但应核算经济收入,超过标准的,应退出五保。 (六)“三无”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1.无劳动能力: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二有的肢体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残疾人(我市略有放宽,把一级听力、言语残疾和二级视力残疾也视为无劳动能力,下步将作修改,跟国家规定一致);因病及其他原因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2.无生活来源:收入总和低于低保标准。 3.无履行义务能力:特困人员;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且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重度残疾人和残疾等级为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在监狱服刑人员,且财产符合低保边缘家庭财产规定。 4.终止待遇:死亡、宣告失踪或死亡;恢复劳动能力;被判刑且在监狱服刑;收入和财产不再符合特困认定条件;法定义务人具有了履行义务能力或新增有履行能力的义务人;自愿申请退出救助供养。 未成年人可延长到18周岁,年满18周岁后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继续享受救助供养。
不予办理低保的情形
1.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低保标准家庭: (1)拥有汽车或大型农机具的家庭; (2)雇佣他人从事各种经营性活动的家庭; (3)自费安排家庭成员择校就读或者出国留学; (4)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名下有价证券、基金的人均市值超过当地低保标准2倍的家庭; (5)非因拆迁原因,拥有两套以上产权住房且住房总面积超过当地住房保障标准面积两倍的家庭; (6)非因拆迁原因,申请低保之前一年内或享受低保期间,购买商品房或者超过规定面积经济适用房、兴建或者购买非居住用房的家庭、高标准装修住房且装修费用明显高于当地低保收入的家庭; (7)家庭人均金融资产超过当地低保标准2倍的家庭; (8)无特殊情况,连续3个月或者一年累计6个月,家庭水、电、气累计月支出金额人均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25%,或通讯费用累计月支出金额人均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20%。 (9)近期(6个月内)购买电脑、摄像机、钢琴、空调、冰箱、机动车辆、金银珠宝饰品等高档非生活必需品的家庭; (10)饲养观赏性名贵宠物,经常出入餐饮、娱乐场所消费的家庭; (11)其他实际支出(不含医疗)明显高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家庭。 2.拒绝配合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核对,无法对申请者家庭状况(包括赡养、抚养、扶养对象家庭状况)进行调查、相关材料的索取,致使无法准确核实人员、收入、财产的家庭; 3.故意隐瞒家庭真实收入、财产、人口变动等情况,或者提供虚假申请材料或虚假证明的家庭; 4.通过离婚、赠予、转让等方式放弃自己应得财产或份额,或者放弃法定应得赡(抚、扶)养费和其他合法资产及收入的家庭; 5.申请人的法定赡(抚、扶)养人有赡(抚、扶)养能力,但未依法履行义务,致使未获得赡(抚、扶)养权益的家庭; 6.人为闲置承包土地的家庭; 7.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或从事生产劳动的家庭; 8.故意采取规避法律、法规的行为,导致无经济来源或者家庭收入减少的; 9.参与赌博、卖淫、嫖娼、吸毒、偷窃、诈骗、非法组织等违法活动经教育、警示而不悔改的人员; 10.外地来本市就读的在校学生、户籍未落在属于本人或其家庭成员房产上的毕业生及其他外来人员; 11.非在外务工和其他特殊原因,在申请低保之前或者享受低保期间,在本市以外地区居住半年以上的; 12.当地政府规定不得享受低保的其他情形。
《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解读
民政部会同中央农办、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民发〔2022〕83号,下称《通知》)。现解读如下: 一、关于《通知》的出台背景 今年8月1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的举措,兜牢民生底线,要求全面落实低保扩围,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低保标准的人口等纳入低保,加大遇困群众救助力度。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等社会救助范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实现低保等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民政部会同中央农办、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通知》,从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急难临时救助、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规范办理流程、落实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对进一步做好低保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二、关于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力度 为加大低保制度落实力度,特别是解决“应保未保”“政策保”等问题,《通知》提出,不得随意附加非必要限制性条件,不得以特定职业、特殊身份等为由,或者未经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核实直接认定申请家庭符合或者不符合条件。针对个别地方“保人不保户”问题,《通知》提出,申请家庭符合条件的,不得仅将个别家庭成员纳入低保范围。为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通知》明确,采取“劳动力系数”方式核算申请家庭收入的地方,要客观考虑家庭成员实际情况,对确实难以就业或者较长时间无法获得收入的,根据家庭实际困难情况综合判断是否纳入低保范围。同时,《通知》进一步放宽了“单人保”条件,对重度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倾斜。规定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以参照“单人户”提出低保申请。依靠兄弟姐妹或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供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在评估认定其家庭经济状况时,兄弟姐妹或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给付的供养费用,可以视情适当豁免,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为鼓励具备就业能力的低保家庭成员积极就业,对就业后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低保家庭,明确可给予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的渐退期。 三、关于加强急难临时救助 《通知》强调,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3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未纳入低保范围的,经本人申请,由务工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对其他受疫情影响暂未就业、基本生活面临困难的大学生,以及其他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临时困境的家庭或者个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对经过应急期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较大困难的受灾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防止因灾返贫。 四、关于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针对当前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通知》要求,要建立易地搬迁与低保工作衔接机制,防止困难群众因易地搬迁造成漏保或者重复纳入低保;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特别是要完善异地协同查询核对机制,及时办理其他省份发来的核对请求;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机制,拓展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应用,完善低收入人口预警指标,通过数据交叉比对、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估,筛查存在风险的低收入人口,及时查访核实、实施救助帮扶。 五、关于优化办理流程 在2021年民政部出台《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基础上,《通知》对个别条款进一步优化细化。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规定低保一般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通知》提出,对低保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的地方,一般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进一步压缩了办理时限。为适应流动人口救助需求,《通知》对非本地户籍人员申请低保救助、低保边缘家庭认定也予以了明确规定。此外,《通知》首次明确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将极大便捷临时遇困群众申请救助。
收养登记流程手续
根据《民法典》规定,送养儿童必须有合法的监护人或者相关机构进行送养,再同时具备送养条件和收养条件的情况下,需对双方进行相关调查,对收养家庭进行初步的指标测评,再一步的临时融合寄养、最后的综合评估认定,评估合格的才准予颁发收养登记证。 收养流程:(一)书面告知。收养申请人向民政部门提出收养登记申请并填写《收养申请表》,民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及民政部相关规定对收养申请人资格及相关资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向收养申请人出具《收养评估通知书》,书面告知将对其进行收养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的,民政部门同时书面告知受委托的第三方机构。 (二)评估准备。收养申请人应当自收到《收养评估通知书》7个工作日内,确认同意进行收养评估,逾期未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评估。同意进行评估的按照《收养评估通知书》要求到民政部门或第三方机构提交通知书所列材料,签署《收养申请家庭情况声明》、《收养申请人个人授权书》、《收养申请家庭经济状况申报表》。收养申请人需提供查验的材料有: 1.收养申请人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离婚证(未婚无需提供); 2.收养申请人就业情况资料(工作证、劳动合同、个人声明等); 3.收养申请人学历学位证书; 4.收养申请人房屋信息资料; 5.收养申请人有无违法犯罪记录情况; 6.收养申请人个人信用信息报告; 7.由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收养申请人及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近三个月内的常规体检报告; 8.其它相关材料。 凡是可以通过电子证照库等共享方式获取的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 民政部门自行组织评估的,由收养评估小组开展评估;由第三方机构评估的,应当选派2名以上具有社会工作、医学、心理学等专业背景或从事相关工作2年以上的专职工作人员开展评估。评估开始前评估人员及收养申请人均应签订《诚信承诺书》。
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流程、发放标准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申请流程:由残疾人本人、监护人或委托代理人在辖区民政所申请,填写《河南省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表》,提供户口簿复印件、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有效的《残疾人证》复印件、《低保证》复印件、本人社会保障卡复印件。辖区民政所在收到申报材料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审核合格的对象在其所在村居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次月开始享受,有异议的对象及时进行调查审核;对审核不合格的对象书面一次性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发放标准:每人每月75元。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流程:由残疾人本人、监护人或委托代理人在辖区民政所申请,填写《河南省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表》,提供户口簿复印件、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有效的《残疾人证》复印件、本人社会保障卡复印件。辖区民政所在收到申报材料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审核合格的对象在其所在村居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次月开始享受,有异议的对象及时进行调查审核;对审核不合格对象的书面一次性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原因。 发放标准:每人每月75元。
高龄津贴发放标准
补贴对象为具有济源市户籍且年满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高龄津贴按月发放,新申请老年人的补贴资金从申请当月起发放,未及时申请的,不予补发。 补贴标准为: 80-89周岁每人每月50元; 90-99周岁每人每月100元; 10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300元
养老机构备案所需资料
养老机构需取得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食品经营许可证、房屋产权证明或租房合同、房屋安全鉴定报告、设置养老机构备案书、养老机构备案承诺书。 网上备案前,以上材料需齐全,待民政工作人员现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网上备案。
首页
<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