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核流程和审核材料清单
  根据《河南省体育局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豫体〔2022〕17号)《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指南(试行)》(济管教体〔2022〕33号),如下:
  (一)凡符合《济源示范区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指南(试行)》的培训机构,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前置审核:
  1.提交申请。机构登录济源教育网“民办与高等教育”栏目,下载并填写设立申请表,按照要求准备申请材料。
  2.初步审核。属地中心校统一受理申请材料,并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中心校在《济源示范区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申请表》上签注意见并盖章交各街道办(镇);各街道办(镇)审核通过后签注意见并盖章。
  3.实地勘验。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对机构提交的所有申请材料进行纸质审核,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实地勘验。勘验未通过的机构,退回申请材料并现场说明原因。
  4.登记注册。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出具审核意见书,机构持“同意意见书”,到济源市民之家民政或市场监督管理窗口进行登记注册,领取民非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
  (二)济源示范区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核材料清单
  1.济源示范区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申请表(原件1份)。
  2.申请报告。须写明举办者、管理者、培训地址、培养目标、培训规模、课程开设、内部管理制度等。培养目标要体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内容(原件)。
  3.举办者的身份证明和征信证明。单位举办者提供法人证书;个人举办者提交本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4.行政管理者(校长)身份证、学历证书;教练员身份证、专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所有工作人员名册(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毕业院校等)和劳动合同(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5.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6.消防安全合格证明(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7.房屋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8.风险保证金和注册资金证明(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9.机构章程和相关管理制度。章程要主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制度要科学完备,与时俱进,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安全(消防、疫情等)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管理制度、收费和退费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和考核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管理制度等。
  10.《济源示范区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承诺书》(原件)。
  
济源2022年学生资助政策
     1. 学前教育阶段: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有全国统一机构代码的普惠性幼儿园在籍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可申请生活费补助每生每年600元,脱贫享受政策户家庭学生、风险未消除的监测对象、困境儿童另外补助每生每年600元保教费。
  2. 义务教育阶段:⑴所有公办在籍在校学生免缴学杂费、教科书费。⑵生活补助费:义务教育阶段在籍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生活补助,寄宿生按照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非寄宿生按照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费。⑶营养改善补助:义务教育学校在籍在校的脱贫享受政策户家庭学生、风险未消除的监测对象、困境儿童,按每生每年800元发放营养改善补助。
  3. 普通高中教育:⑴所有公办学校在籍在校的脱贫享受政策户、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家庭学生及困难残疾学生、风险未消除的监测对象、困境儿童免缴学费、住宿费。民办普通高中参照我市同类公办普通高中学费住宿费标准减免。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000元、2000元、3000元三个档次。脱贫享受政策户家庭学生、风险未消除的监测对象享受最高档。
  4. 中等职业教育:⑴所有公办全日制在籍在校学生免缴学费。⑵一、二年级在籍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资助,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脱贫享受政策户家庭学生、风险未消除的监测对象优先保证。⑶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可获得中职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5.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滋蕙计划: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通过高考、高职单招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职)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含五年一贯制升段新生),在本省及省外高校就读的均可申请每人500元、1000元的一次性交通、生活补助。
  6、大学生生活费补助:济源户籍脱贫享受政策户家庭的全日制在籍在校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给予每生每年5000元生活费补助。
  7、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日制高校在读的济源户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可申请办理信用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本专科学生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6000元。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学生在校生活费,贷款学生要本着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消费。
  8、国家助学金:全日制高校在读的贫困家庭本专科学生、硕士、博士可向就读高校申请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4000元、6000元、13000元,脱贫享受政策户家庭学生优先保证。国家公费师范生,不再同时享受国家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