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春风浩荡满目新 踔厉奋发启新程——济源“两会”精神在示范区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济源日报 作者:张佩佩 时间:2025-04-02 09:12

春和景明,万物向荣。连日来,济源“两会”精神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目标已定、任务已明,他们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把各项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力展现新作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与“郑州都市圈”城市产业协同创新,打造豫西北晋东南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为济源交通未来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对此,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军表示,他们将加快推进焦济洛平高铁济源段开工建设,推动沿太行西延等4条高速公路、2条高速公路连接线年底建成通车,实施好新一轮“四好农村路”提升行动,加快客货运车辆新能源更新替代,优化市域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公共交通出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智慧公交站台。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促进“快递进村、农货进城”。

“政府工作报告紧扣省委、省政府对济源的发展定位,对2025年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其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工作与水利行业息息相关。”示范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肖林表示,他们将完成济源大水网规划,从顶层设计上解决水资源管理利用问题。重点完善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水资源配置保障体系、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等3大体系;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乡村振兴水利基础、幸福河湖建设、水利移民、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等工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水系连通等重点工程,争取项目尽快完工发挥效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这让我深感振奋。”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成富营表示,他们将全力提升农村改革质效,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探索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方式,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持续推进沟渠连通整治,培育壮大10条乡村特色产业链,深化种业振兴行动,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销售基地。完善精准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多渠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开展新一轮集体经济消薄行动,创新联农共富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施农文旅体康融合发展专项行动,打造大沟河农文旅度假区。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张成绩单,是一份任务书,更是一个动员令。”市委党校教务科科长、教授赵长玲表示,下一步,将始终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济源“两会”精神的教育培训工作,将会议精神纳入主体班教学,推进会议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科学研判受众情况,按需设计宣讲专题,大力推动常态化义务理论宣讲,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持续推动“两会”精神深入人心。组织教师围绕济源“两会”精神,找准课题研究重点,明确科研咨政方向,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前瞻性、政策性、应用性,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源篇章贡献力量。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