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示范区2024年消费投诉热点出炉
来源:济源日报 作者:王莉 通讯员 王菲 时间:2025-01-16 09:14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24年,济源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9910件。其中受理投诉8100件,占总量的81.7%,商品消费类投诉5285件,服务消费类投诉2815件,挽回经济损失172万元,食品安全类、质量类、不正当竞争类居于前列。

食品问题投诉以1848件成为商品消费类第一热点。主要反映的问题集中在经营者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销售假冒伪劣或“三无”产品、无证经营;预包装食品违反《食品标签管理规定》,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者伪造涂改虚假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服装鞋帽类投诉731件,主要反映的问题为销售过程中服装类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与售价出入大,错发、乱发、衣片混淆,尺码、型号标钉的位置不对或不符合标准;服装面料起球、掉色、残缺、瑕疵、色差大,儿童服装不符合国家标准;鞋类商品“三包”期内出现断底、断面、开胶、皮面严重褪色问题,商家不履行“三包”义务等。

交通工具类投诉343件,主要反映的问题为购买合同中存在不合理格式条款,部分商家扣留车辆合格证等;强制消费行为,如强制搭售保险、挂牌、装修等服务,部分经销商存在销售欺诈行为,如把旧车当作新车卖,偷换新车零件等;售后服务不规范、价格不透明、配件只换不修及过度保养等。

家居用品类投诉263件,主要反映的问题为商家拖延送货,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送货上门,不按合同支付滞纳金;衣柜、床、桌椅或沙发质量与当初定制的商品存在偏差较大,布艺商品有异味、掉色、洗后缩水,产品存在外观破损、开裂、褪色;商家拖延或推卸履行三包义务等。

服务消费投诉第一大热点是餐饮和住宿服务,反映的主要问题为未经许可从事餐饮服务活动,餐饮场所不能保持清洁的环境条件;预存充值卡限额、限时(节假日)消费;卫生质量不过关,食物中含有异物,保质期内食品变质霉烂;网上团购套餐与实际用餐情况不符;部分宾馆住宿条件差,热水供应不足、寝具清洗后未彻底晾干等。

服务消费投诉中美容美发洗浴服务类投诉297件,反映的主要问题为普遍使用预付式消费,经营者关门、闭店或转店后,消费者维权困难;经营者服务态度差、夸大产品功效,经营者不兑现承诺,未履行事先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约定,拒绝给消费者退钱或扣除消费者高额违约金。

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279件,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合约履行期限未满经营者“跑路”;经营者虚假宣传,团购优惠兑现难;因经营者原因,导致消费者人身安全在消费场所存在隐患或已受到威胁;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销售服务类投诉206件,反映的主要问题是预付卡消费、网络购物;商家不履行约定、售后服务不到位、商家拖延维修期限、维修后产品无法使用等问题。

据统计,2024年济源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群众举报1810件,排名前三的举报为其他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广告违法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举报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无照经营;产品以次充好、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违反产品标识等问题;对于产品或者服务本身的质量和效果存在虚假描述;欺骗性有奖促销、虚假打折让利;夸大产品功效、违规宣传保健治疗功效等;互联网平台举报商家虚假宣传、执行标准、标签标识等。此外,职业打假人涉及广告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量占比较大。

另外,从互联网消费渠道选择来看,大部分消费者选择通过政务热线进行投诉举报,APP、微信、支付宝等移动端形成了有益补充。

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念,在消费前要充分了解经营者的资质信誉、合同条款、优惠活动细则以及售后保障服务等情况;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牢记索要正规票据,保存好合同资料、付款凭证、交易信息、宣传图片等,作为日后消费维权证据。发生消费纠纷时,可先与经营者协商处理,协商不成时可及时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今后将持续加强对消费投诉举报热点领域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切实做好消费投诉举报热点领域的维权工作,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推动示范区消费扩容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