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市情>旅游
旅游概况

  一、旅游概述: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北依太行,西踞王屋,南临黄河,东接华北平原,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72万,是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篮球城、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范例奖城市等荣誉称号。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悠久的历史馈赠给济源不可胜数的文明瑰宝,文物古迹和文化遗址遍布各地,木结构古建筑居全省之首,被誉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历史传说古老久远,神话寓言名播中外,如黄帝祭天、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不胜枚举。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在此流连驻足,挥毫泼墨,白居易盛赞“济源山水好”,乾隆帝称誉“名山胜迹”。 

  济源地处黄河流域,境内高山、大河、丘陵、平原交相辉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山拔谷深,雄、奇、险、秀、幽一体兼备。五龙口素有“十里画廊”之称,还有观赏价值极高的太行猕猴和内陆水温最高的医用地热矿泉。济渎庙内古建林立,亭台楼榭,巧夺天工,垂柳清泉,引人入胜,为我国北方少有的古典园林。特别是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兴建,将古老的黄河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构成了高峡平湖、碧波荡漾、港湾交错、山水相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大黄河风景。这里还有“大河盆景”黄河三峡、“茶道之源”九里沟、“女娲之乡”小沟背等景区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济源旅游的美丽画卷,是中原地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二、景区简介:七大品牌各具特色 

  (一)“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 

  王屋山-黛眉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景区,总面积265平方公里。王屋山一峰突起,丘阜卑围,独具王者风范,为中华民族大一统圣地,以后又为我国道教名山,现在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之圣地,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老愚公挖山不止的雕像作为济源市标,是激励全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动力。 

  王屋山“以其山形若王者之屋”而得名,衔晋接冀,脉承京师,为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主峰天坛山,海拔1715米。据文献记载:轩辕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登天王屋山设坛祭天,大战蚩尤,一统华夏,从此开创了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天下太平,海内安然。黄帝在此拜广成子为师,得道成仙。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四方善士云集于此,道教鼻祖老子李耳以及仙人王子晋、著名方士于吉、南岳夫人魏华存、道教理论家葛洪都曾在此问道,奠定了王屋山在我国道教十大洞天中的宗首地位,被称为“天下第一洞天”。唐代,这里相继建成了紫微宫、阳台宫、总仙宫、清虚宫、十方院、灵都观等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可以说是三里一宫、五里一殿。从此,王屋山宫观林立,高道如云,香客如流,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 

  王屋山的云、树、溪、山妙如仙境,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寻幽访胜。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李商隐、韩愈在此流连忘返,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佳作。李白在阳台宫留下唯一传世真迹《上阳台帖》,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药王”孙思邈晚年曾结庐于王屋山翠微庵,直至仙逝。沿天坛神路登山,大小庙宇如金丝串珠,经瘦龙岭、转十八盘、度仙人桥、攀紫金崖,方可到达天坛极顶。如今天坛索道,是目前中原地区游线最长、落差最大的观光索道,为王屋山增添了现代化的新景观。 

  此外,这里还有“天坛倒影”、“王母仙灯”等五大天象奇观和华北地区罕见的原始森林、娃娃鱼、金钱豹、银杏树、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 

  (二)“猕猴王国”五龙口 

  五龙口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区东北15公里的沁河出山处,是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以猕猴、温泉为两大特色的国家AAAA级景区和河南省“双十佳”旅游区,也是国家级太行猕猴自然保护区。 

  五龙口原称秦渠枋口,因秦代在此开山凿渠,以枋木为闸而得名。这里,沁河截山而出,两岸断壁如削,幽谷碧波荡漾,景色十分迷人。早在东汉时期,汉明帝刘庄即在此建造了沁水公主园,《沁园春》词牌即源于此。风流天子隋炀帝慕名游览五龙口,宴享极乐,三日方归。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盛赞“济源山水好”,乾隆皇帝称之为“名山胜迹”。 

  千年流淌的沁河,造就了五龙口这方奇山秀水。“中国山水画宗师”荆浩,对家乡情有独钟,经常携笔在此写生,形成了独特的画风,对后世影响深远。景区的荆庐、荆浩画馆,收藏着大量的书画珍品。 

  五龙口温泉是我国内陆水温最高、水质最好的医用地热矿泉之一,含有3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治疗20多种疾病。 

  五龙口是后羿射日故事的发生地,这里的阳落山、桃都山、香炉山、箭过顶、老君顶、金鸡顶,都与后羿射日的故事有关。由桃符等演变而成的春联、门神亦源于此地。这里遍地桃树、满山猕猴,景区修建的中华猕猴园是我国最大的猕猴驯养、繁育、表演、科研基地。 

  (三)“世纪工程”小浪底 

  国家AAAA级景区小浪底,位于济源市南30公里。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即兴建于此。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1991年9月1日开始前期工程准备,1994年9月12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2001年12月27日完工,总投资347.46亿元人民币。它是万里黄河上的投资最大、坝体最长最高、库容最大、控制流域面积最广、综合效益最好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以担负下游防洪、防凌、减淤任务为主,同时,又兼顾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性开发。它的建成,可使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是中国治黄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 

  每年一度的“调水调沙”浊浪滔天,声震幽谷,堪称世界上最为壮观的泥沙瀑布。大坝上游水域高峡平湖,千岛棋布,是自然风光和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 

  (四)“大河胜景”黄河三峡 

  国家AAAA级景区黄河三峡既有南国山水的柔媚与婉约,又不失北方山水的雄健与阳刚,三条峡谷各具特色:孤山峡鬼斧神工、群峰竞秀;龙凤峡九曲十折、峡深谷幽;八里峡峭壁如削、雄伟壮观。景区不仅高峡平湖、港湾交错、奇峰林立、洞龛众多,而且还有“鲧山禹斧” 的黄河文化、“京娘化凤” 的美丽传说、“洞天福地”的祈福文化、“犀牛望月”的风水宝地等一系列君王胜迹,被誉为“黄河三峡,皇家山水”,堪称“中原第一高峡平湖,华夏罕见大河风光”。 

  黄河三峡景区地处国家级风景区王屋山与小浪底游线的枢纽地段,交通便捷,设施完善,是旅游、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五)“灵山秀水”九里沟 

  九里沟景区以奇异山水风光为主体,点缀着古老的道教文化。境内奇峰飞瀑、鹿猴争鸣、云绕峦海、风动林涛,能让人领略到回归自然的妙趣。 

  古时,济源雅称“玉川”。九里沟是唐代诗人、“茶仙”卢仝的故里。相传卢仝经常在九里沟烹茶赋诗,至今九里沟仍有玉川泉、花洞田、卢仝墓等遗迹。他的《七碗茶歌》,在日本演变成了茶道,久负盛名。现建有品茗延寿台、卢仝茶馆等。 

  九里沟瀑布众多,其中以九龙飞瀑和石槽瀑布最为壮观。丰雨期的九龙飞瀑,数股激流从断崖绝壁倾泻而下,雾气升腾,声震山谷。石槽瀑布的如流似瀑,清澈的溪水在数百米长的石谷中连跳七级,年深日久,将河床冲刷成S型。 

  峡谷尽头,群峰壁立,九里沟山中石龛气势恢宏,内建一座小巧玲珑的蟾堂古庙,的确是道教因山就势、天人合一、巧夺天工建筑的典范,相传为道教祖师刘海蟾修道之所。龛顶天泉,终年不绝,垂直飞泻,倾洒如注,据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金炉顶古迹繁多,有“北武当山”之称。其下的东王母洞,与天坛山王母洞遥相呼应,堪称石材建筑之精华,石墙、石瓦、石窗、石门,以石材小物简饰之功,达到化合自然之妙。 

  水洪池海拔1460米,形成了独特的山顶小气候,盛夏最高气温不超过28℃,晚上睡觉离不开被子,秋天没有蚊子,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水洪池至今保留着石板路面、石楼、石磨、石碾和别具一格的风俗民情,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到了冬天,这里雾凇玲珑剔透,又是一番迷人景象。 

  此外,这里还有逸仙洞、仙果洞、天仙桥、天然大溶洞等景点值得游览。 

  (六)“祭水圣地”济渎庙 

  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是古“四渎”中唯一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存宋、元、明、清古建筑22座,历代碑刻40余通,被誉为“中原古建筑博物馆”,并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授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 

  古时候,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水并称“四渎”,历史文化远流长。济水原称北渎大济之神,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晋封为清源公。宋微宗宣和七年(1125年),济水被封为清源忠护王,明洪武二(1369年),改称北渎大济之神。自隋以来,历代皇帝或遣使、或亲临举行盛大祭祀活动。 

  济渎庙从北朝南,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占地86000平方米,总体平面布局呈“甲”字形,意为“甲天下”;又说为“龟”字形,意为金龟探海。主体建筑排列在三条纵轴体上,前有济渎庙,后有北海祠,东有御香院,西天庆宫,形成了以济渎为主、迁延北海、天人合一、四渎同祭的格局,是历代朝廷祭祀水神的地方,规格大大超过江渎、河渎、淮渎三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清源洞府门斗拱九彩重昂,层层相扣,雄浑硕大,为国内罕见的明代木牌楼建筑。济渎寝宫建于宋开宝六年(公元937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为中原地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堪称国宝。 

  济渎庙为济水东源,池中清泉喷涌,游鱼可数,与四周亭台楼榭交相辉煌映,具有典型的北方古典园林风格。白居易《题济水》诗曰:“盈科不数尺,岸柳难通舟。胡为来自古,列渎称诸侯。” 

  (七)“女娲之乡”小沟背 

  国家AAAA级景区小沟背是华北地区最典型、最壮观的火山岩地貌。这里满沟的五彩石,大的如楼宇,小的如鸟卵,五色胶结之状真的就像“熔炼”的一样;鳌背顶横空出世,长2000米,厚400米,远望酷似一只巨大的无足神龟卧于峰顶;号称“百米长卷”的四空山娃娃崖,上面爬满成千上万个栩栩如生的浅黄色裸身石娃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令人叹为观止。 

  古时候,人们根据这些“规模宏大、历史久远、形象逼真、系统完整”的像型物,便演绎出了一部壮丽的“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和女娲抟土造人的创世神话。 

  小沟背原始森林,参天的古树老藤,枝冠相连,缕缕光束射入林中,四处弥漫着幽幽的清凉和静谧。原始森林里保存着包括红豆杉、紫斑牡丹、灵芝、猴头以及金雕、香獐等我国大量珍稀的野生动植物。清澈的溪流在墨绿色的基岩上奔腾跳跃,巨石相间,潭瀑相连,悬空栈道和造形别致的小桥,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山村民居采用石头垒砌,依山傍水,建筑奇特,居民淳朴,热情好客,土特山珍,任人品尝,这种原生态环境,犹如世外桃源。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