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系列报道——驻村强基优治理 凝心聚力谋发展 执“红绿金”三色融合之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济源日报 作者:侯琪琳 时间:2025-09-15 08:41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

近年来,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驻大峪镇仙口村工作队深刻把握“党建强则乡村兴”的内在逻辑,以“抓规范、抓基础、抓产业”为主线,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探索出一条“红绿金”三色交融的振兴路径,让昔日的仙口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村里的排水沟有没有堵塞?能不能正常排水?”“下雨期间,要提醒群众尽量不要外出,需要转移的群众应转尽转。”9月11日上午,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驻大峪镇仙口村工作队和仙口村党员干部认真查看沟渠排水情况,及时排查房屋风险隐患,并提前组织群众转移。

基层治理,党员先行。“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前,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确保险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处置,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驻大峪镇仙口村第一书记许东方说。

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服务民生,把“温暖、服务、帮扶”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让一个个家庭的“小和谐”“小幸福”联结成整个社会的“大平安”“大稳定”……这是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驻大峪镇仙口村工作队筑牢“红堡垒”,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驻大峪镇仙口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组织生活规范化、作用发挥常态化,着力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下真功夫、苦功夫,锻造更加过硬的战斗堡垒,让“党建红”成为最鲜明的底色。

在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驻大峪镇仙口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仙口村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将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20余项核心议题纳入会议议程,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凝聚“最大公约数”,为政策落地扫清思想障碍。充分利用“党员先锋课堂”,组织党员干部赴先进村“取经”,实地学习党支部发展的鲜活经验,有效破除思维定势,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视野和能力。发挥先锋攻坚作用,在河道治理、道路绿化等关键“战场”,党员干部带头用5天时间清理杂树200余棵、栽植月季300余株、硬化道路300余米,以“带头干、带领干、带着干”的硬作风,点燃了村民共建家园的热情。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驻大峪镇仙口村工作队聚焦人居环境痛点难点,坚持内外兼修,推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双升级,不断激活“绿动能”,让“生态绿”成为最动人的底色。

据了解,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驻大峪镇仙口村工作队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动党群力量,拆除废弃养殖场1座,整修道路边坡1000余米、围堰2座、广场阶梯50米,硬化道路4条、街道300余米,实现村容村貌“颜值”“气质”双提升。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打造集乡村书屋、老年助餐厨房、助浴室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让党建阵地成为村民愿意来、离不开的“温馨家园”。发动全村举办“消夏之夜”及乡村好声音活动,让村民们在展示自我中彰显文化自信,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力量。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河南交通投资集团驻大峪镇仙口村工作队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引导村民大力发展酸枣芽茶特色产业,探索“党组织引领、合作社运营、群众参与、品牌赋能”的产业路径,不断壮大“金产业”,激活强村富民“源头水”。

许东方介绍,仙口村坚持借智借力明方向,积极融入大峪镇乡村研学产业带规划,确立了“一产做场景、产品是核心、服务做引流”的发展思路,锁定酸枣系列产品、石磨面粉、蜂蜜制品三大核心产业。强化酸枣芽茶“挑大梁”功能,精进工艺与包装,打造“山里的春天”系列伴手礼,并利用短视频等大力推广,实现销售额约30万元,带动集体增收10万元,50余户村民受益。

以“党建红”引领航向,以“生态绿”筑基塑形,以“产业金”强筋壮骨……如今的仙口村,组织强、乡村美、百姓富,一幅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正在玉川大地徐徐展开。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