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推出政府采购“硬举措”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来源:济源日报 作者:张佩佩 通讯员 王云 时间:2024-07-31 08:22

“一网通办”“不见面、零距离、立即办”“免除投标保证金、免收标书费、免费下载电子标书”……近年,示范区财政局紧紧围绕政府采购改革目标,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改进政府采购监管方式,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助力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府采购“一网通办”全面展开,融合财政预算、政府采购电子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采购预算、计划报备、代理协议签订、采购交易、合同签订、履约验收、国库集中支付、信用评价、资产管理等在线办理无缝衔接,大幅提升采购效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远程异地评标”实现企业参与采购“零跑腿”“不见面”,降低了企业的差旅等费用;平均每个项目参与企业从3家增加到7家,其中外地企业占比从20%提高到65%,中小微企业中标率从80%提高到95%。

建立“正面清单”,免除投标及履约保证金、标书成本费等,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自2022年3月1日起,济源全面推行政府采购项目免收履约保证金。截至目前,济源免收履约保证金项目超过300个,惠及200多家中小微企业。建立“负面清单”,划定政府采购活动57项235条禁止行为“红线”, 整治违反公平竞争规定行为,消除不合理门槛。

在全省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使用。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企业凭借电子营业执照,即可进行一键扫码、自动录入数据,全程免费,实现多用户共享、多平台互通功能。率先推行合同在线签订、电子发票在线开具,实现“不见面、零距离、立即办”,降低了供应商交易成本,缩短了办理时间。率先开展在线自动查询比对工作,新增招标文件自动查询比对功能,将“负面清单”、政府采购文件范本“嵌”入政府采购电子平台,及时提醒文件存在的问题,极大降低了采购文件的差错率。去年4月以来,137家采购人、36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进行在线检测比对327次。

突出事前监管,按照“谁购买、谁监管”原则,严格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不断健全内控管理制度。落实事中监管,对政府采购意向公开、文件编制、政策执行、需求管理、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内控制度等进行全流程监督评价,切实为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事后监管,持续对已实施的政府采购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将采购公告、结果公告、采购合同、质疑答复等信息在指定平台发布,同时畅通投诉渠道,让采购人和供应商充分享有知情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行为。

根据中小微企业诚实信用状况,免收或降低履约保证金比例,并可通过保函等非现金形式进行缴纳,有效降低政府采购交易成本。面向小微企业采购项目价格扣除比例由6%~10%提高至10%~20%;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合作的,价格优惠4%~6%,可用扣除后的价格参加评审。对限额标准以上适合中小企业采购的,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目前,济源已完成140个政府采购货物、服务和工程项目,采购金额24675.2万元,其中89家中小企业受益,完成采购金额21960.9万元。供应商凭信用承诺函即可免交“营业执照、财务状况报告、纳税、社保、履行合同能力、无重大违法记录”等证明材料。中小企业首付款支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50%,目前已有103家采购人与中小微企业签订预付款合同,支付预付款9137.4万元。政府采购合同在线融资“绿色通道”实现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在线办理,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今年,11家中小企业获得合同融资贷款1494.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59.5万元。

政府采购是财政性资金支出的重要途径之一。下一步,示范区财政局将聚焦经营主体关注的热点难点,不断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强化协同联动、完善制度保障,营造公平竞争的高效采购环境、公正裁决的法治采购环境、公开透明的阳光采购环境。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