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出口危险品检验方式改革降本增效
来源:济源日报 作者:王鸿斐 通讯员 薛通哲 时间:2024-06-08 10:06

日前,济源市清源水处理有限公司生产的22.5吨水处理剂,经济源海关采用“批次检验”模式实施检验后放行。今年5月以来,济源海关按照海关总署要求,对出口危险品检验方式进行改革,变“批批现场检验”为“批次检验”。这在提升监管效能的同时,极大降低了相关企业的仓储运营成本和通关成本,降低了危险品因滞留带来的安全风险。

“‘批次检验’模式让我们享受到了海关AEO企业的政策红利,真切感受到了出口危险品检验方式改革带来的便利。”济源市清源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高峰说。

“批次检验”模式是海关在出口危险化学品和危险货物包装的检验监管工作中,对检验方式的优化调整,即将相关企业在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的货物进行一次“提前批”现场检验和危险特性检测鉴定,检验合格的,后续批次货物采取“审核单证+抽查验证”的方式进行检验。

济源海关关长王健介绍,对符合质量、信用等要求的出口危险品企业,新的检验模式减少了现场检验次数,可有效缩短检验时长,实现科学、高效、严密、安全监管。

出口危险品检验方式改革实施以来,济源海关已适用出口危险品和危险货物包装“检验批”20类,采用“批次检验”模式验证放行危险化学品和危险货物包装48批次,海关属地检验时效提升超过70%。

“下一步,济源海关将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践行‘智关强国’行动,赋能科技创新发展,拓展‘批次检验’新途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惠企红利出口外贸企业全覆盖,压紧压实自身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以高水平安全护航济源外贸高质量发展。”王健说。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