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以“汛”为令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来源:济源日报 作者:黄一冰 时间:2024-05-31 08:25

当前,济源已进入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济源气候年景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加之济源地形复杂,山地、河流、水库较多,降水强度和时空分布不均,极易出现局地短时暴雨、局地洪涝或城市内涝,极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为确保安全度汛,连日来,示范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省委、省政府防汛抗旱工作部署,着力查隐患、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有序开展防汛备汛工作。

优化防汛体制机制

落细落实防汛责任

防汛是一场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仗、硬仗,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示范区高度重视防汛备汛工作,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和把握防汛抗旱工作新形势,安排部署今年防汛抗旱工作。

在体制机制方面,成立以管委会主任为指挥长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建立“1个防汛指挥部+2个办公室+14个工作专班+16个前线指挥部”的扁平化指挥机构,明确成员单位部门职责任务,全面落实防汛应急“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确保防汛抗旱指挥工作高效联动。

在责任落实方面,明确防汛抗旱责任分工,细化成员单位职责,并向社会公布;更新落实主要防洪河道、水库、河道堤防险工险段、淤地坝、山洪灾害重点防御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公路易崩塌滑坡地段、城市积水点、易涝小区、桥梁涵洞等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各级责任人;完善建设城市“点位、社区、街道、市”四级责任体系,督促各级防汛责任人到分包区域、地点开展汛前检查,有力压紧压实防汛应急基层组织的指挥协调责任。

完善防汛应急预案

强化预警响应联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示范区把应急预案制定与预警响应工作谋划在前、部署在前,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

防汛救灾,如同行军打仗,重在科学决策,重在精准调度。为进一步提高防汛指挥协调能力水平,示范区不断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和防汛紧急避险安置等专项预案,形成“1+17”防汛预案体系,确保在汛期前建立“一流域一案、一水库一案、一市一案、一镇(街道)一案、一村(社区)一案”的预案体系。同时,组织开展防汛抗旱业务培训、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以练为战砺精兵,持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及防汛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汛情就是战情,指令就是军令。示范区全流程、全要素贯彻落实“123”“321”工作要求,建立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气象、水利、河务、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强气象灾害、水库河道和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城市洪涝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确保第一时间发布预警消息,科学精准下达响应指令,快速高效采取应急措施,提前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防汛宣传“早”,闻“汛”有作为。示范区印制《防汛简明指导手册》和《群众防汛避险手册》,发放《山区居民防汛避险明白书》,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广播电视、科普场馆等各类平台,将防汛抗旱知识宣传到基层,推动防汛救灾知识家喻户晓、人人掌握,持续提升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备足物资保障到位

提升快速出击能力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示范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做好防汛装备和力量储备,精准调度,严阵以待,确保随时拉得出、用得上。

未雨绸缪,当好以“汛”为令保障员。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防汛监测及“河长+”信息管理系统、视频融合平台,整合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森林防火、蓝天卫士等6700余路视频资源,为防汛工作提供统一、开放的视频监控支撑平台;制定《防汛抗旱物资管理调用审批制度》,投入1.2亿元,购买龙吸水、发电车等各类防汛应急物资,实现示范区、镇(街道)、村三级分级储存,快速使用;储备3类30种30080件(套)生活类救灾物资,并纳入应急资源管理平台系统,实现救灾物资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守好阵地,当好闻“汛”而动吹哨员。示范区始终将水库、堤防、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城镇易涝点、建筑工地、在建涉水工程、切坡建房点等防汛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摆在突出位置,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项清单,严格明察暗访和调度督查,提前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开展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实行“一行业一单”“一镇(街道)一单”管理,确保汛前全部整改到位。

敢挑重担,当好快速出击战斗员。按照专兼结合、专群结合原则,组建市、镇(街道)、村三级应急救援队伍,在重点时段、关键时期前置备战,为防灾减灾救灾保驾护航。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下一步,示范区各级各部门将进一步扛牢政治责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完善工作机制,抓严抓实抓细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