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条路坑洼不平,下雨天积水严重,出行太糟心了。打12345热线反映问题后,没几天就修好了,现在走起来踏实又舒心!”近日,在济水街道龙泉中路附近,居民王女士笑着对记者说。这一变化源于济水街道创新推行的“12345热线+网格+信访”工作机制,更是济水街道深学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学查改”为抓手深化作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交出的生动答卷。
今年以来,济水街道锚定“党建+网格+大数据”工作方向,以提升12345热线办理质效为突破口,探索建立“12345热线+网格+信访”机制,力求实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难诉精办”,用务实高效的行动回应群众期盼,锤炼过硬作风。该街道将12345热线列为“一把手工程”,组建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挂帅的“接诉即办”专班,构建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领导体系。从班子会议研讨基层治理“破题路”,到街道党工委扩大会议部署专项行动“作战图”,再到热线办理专题推进会细化流程“施工图”,层层传导,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红色前哨’。”该街道12345热线负责人介绍,济水街道划分12个居委会(社区)为基本单元,吸纳148名网格员“入网入格”,打通街道、社区、小区、楼栋的“红色脉络”,实现群众诉求“一张网覆盖、无死角受理”。遇网格内急难复杂问题,第一时间启动联席会议,部门联动、联查联办。7月10日,张先生反映小区楼道堆积垃圾、占用车位问题,滨河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联合物业、自管会,现场核查、耐心劝导,迅速化解居民“心头结”。
在诉求办理赛道上,济水街道紧扣“群众满意”目标,坚持“秒级响应”原则,建立诉求分类快速响应机制,梳理3类工单、明确7项流程,提出“分类处置、现场核实、限时办理、逐级审核”要求,确保群众诉求“秒接快办”。同时,坚持项目化实施、清单化管理,编发联动快报、分析月报,构建“重点交办+专项督办+跟踪销号”治理链条。接到群众关于龙泉中路需要修复诉求后,济水街道迅速勘察、派单网格,网格员组织党员商讨方案,全程监督施工,仅一天半就完成修复,跑出服务群众“济水速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济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12345热线+网格+信访”机制,街道正逐步构建“群众吹哨、网格报到、部门联动、合力共治”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转变。下一步,济水街道将持续深化机制运用,总结典型案例,为党建引领基层高质量治理提供更多“济水样本”,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一件件实事中不断提升。
济水街道党工委书记孟令锐表示:“基层治理的核心是服务群众,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最终要落脚到为民办实事上。我们以‘12345热线+网格+信访’为抓手,就是要让‘民生哨声’成为基层治理的‘行动指令’,真正实现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网格员小李也深有感触:“现在我们是群众的‘红色管家’,小到垃圾堆积,大到道路修复,网格让我们贴近群众,能第一时间帮大家解决问题,特别有成就感。”
从“烦心路”变“暖心路”,到楼道杂物迅速清零,济水街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基层治理的温度与速度。“12345热线+网格+信访”机制,正成为撬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杠杆,书写着为民服务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