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为进一步做好今冬明春的造林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简称“3+1”工作),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及新兴地区性中心城市,现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中心突破、创新机制、综合施治、提质增量、体现特色”的原则,以生态济源、美丽济源、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截污治污、造林绿化、生态治理为重点,以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为手段,结合全国文明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和环保治理专项行动,扎实开展“3+1”工作,进一步提升绿化品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城镇和产业发展后备资源,加快城乡环境融合,提升全市城乡“宜居、宜业、宜游”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造林绿化
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契机,以建设生态济源、美丽济源为目标,突出重点,注重质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以荒山造林、通道绿化、城镇绿化、产业集聚区绿化、学校绿化、企业绿化、景区绿化、义务植树、绿色家园精品村建设为重点,全面动员,扎实推进,通过今冬明春的集中实施,进一步提高城乡绿化水平,加快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1.市林业局工作任务:完成克留线、渠马线沿线市级荒山造林精品工程5000亩;完成玉川产业集聚区大社、河口村南坡等荒山造林精品工程1000亩;牵头完成镇级荒山造林2200亩;牵头完成50个村庄绿化提升;牵头完成玉川集聚区裴村社区、下冶月亮湾社区、大峪寺郎腰社区、梨林梨园春天社区等4个新型农村社区绿化提升;牵头完成4公里农田林网建设;牵头建成市级义务植树基地1处、镇级义务植树基地11处。
2.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任务:完成东、西二环续建绿化;完成新济线(东二环—马头)风毁林带恢复提升;高标准完成黄河东路、玉川快速通道绿化;完善黄河西路、高速南站对面山体景观绿化;完成河口村水库外线公路、207国道、焦克路(贺坡村—沁北电厂)等3条道路绿化提升;完成阳下路、高速北站、高速邵原站、济源大道等路段的补植补栽、完善提升。
3.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任务
市政绿化:完成沁园北路(济渎路—环城北路)、环城北路(环城东路—丰田路)、育才北路(北海路—环城北路)、环城东路(济源大道—黄河路)、济渎西路、天坛路学校南侧和西侧路、济水大道(焦枝线—济钢立交桥)、环城南路(沁园路—文昌路段)等8条道路绿化、提升;完成愚公园(愚公路与黄河大道交叉口西北角)、豫港花园西侧游园、汤帝东园(汤帝路与济源大道交叉口东南角)、同心园(汤帝路与济源大道交叉口东北角)东段、沁园春游园(沁园路与济源大道交叉口东北角)等5个游园绿化提升;完成玉川街、太行路、西街南延路、北海游园、丽城花园、黄河路小学西侧游园、行政区等道路、绿地、区域的绿化完善,补充观花植物。
城区社会绿化:完成星湖湾小区二期、恒通花园二期、建业壹号城邦(二期)、东方国际公馆、升龙城、山水世界城小区绿化(二期)、新城花园、兴河苑、玉川绿城二期、天坛花园、龙潭花园、济渎园、水蓝湾小区、济隆花城、阳光花园等14个小区、游园绿化。
小城镇绿化:完成承留、梨林、思礼、下冶、坡头、邵原、轵城、五龙口、克井、大峪、王屋等11个镇的小城镇绿化提升。
4.市教育局工作任务:重点完成济源市职教园区、济源市高级中学、济源市太行路学校、北海健康路学校等4所学校绿化提升,其他学校补充观花植物,增加绿量,提升品位。
5.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任务:牵头完成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豫光锌业有限责任公司、豫光冶炼渣处理技术改造项目、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济源市金马焦化有限公司、河南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联创化工有限公司、河南金利铅业有限公司、河南贝迪新能源制冷工业有限公司等10家重点企业绿化提升。
6.市旅游局工作任务:制定景区绿化规划方案,按规划方案有序实施。牵头完成王屋山景区、五龙口景区、小浪底景区、黄河三峡景区、九里沟景区、小沟背景区等6家旅游景区绿化提升。
7.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任务:完成科研路、科工路、新光路、新明路、文博路、科教街、新科路等7条道路绿化;牵头完成贝迪新能源汽车空调项目、济源市矿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沁园工业园二期等3个企业厂区绿化;牵头完成东轵城、中王、南孙、宗庄、张岭新村、良安新村等6个村(居)综合整治工作。
8.市虎岭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工作任务:牵头完成富士康厂区、石化产业园区、机械加工园C区二期、中小企业孵化园等4个企业厂区绿化。
9.市玉川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工作任务:完成玉川大道(二号线—四号线段)、玉川二号线(全段)、机场应急起飞道、高科路、中联大道等5条道路绿化;牵头完成乔庄新修渠道1000米,西许新修灌溉渠、排涝渠2000米;完成玉川4号线沿线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
(二)农田水利建设
以提高农田综合抗灾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愚公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以河道清淤、特色种植业灌溉、生产生活用水配套、抗旱排涝等工程为主,加快建设关系农民生活、生产和增收的水利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工作任务:
1.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按照《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美丽济源建设环保治理专项行动的工作意见》(济政〔2013〕19号)精神,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以截污、治污为重点,对蟒河、济河及其支流进行综合治理,完成虎岭河、五指河、塌七河、商水河、济河、济洪涝河、济永涝河、猪龙河、桑榆河、苇泉河、盘溪河等11条河道的综合治理。市环保局负责对流域沿线所有工业污染源进行深入排查、整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一环以内的河道进行彻底清淤,同时加快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建设,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市水利局牵头对一环以外的河道进行彻底清淤;市畜牧局牵头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的综合整治和二环以内养殖场(区)的依法取缔工作。
2.市级重点水利工程:完成王屋镇清虚茶园节灌工程、思礼镇郑坪茶园节灌工程、机井通电工程、王屋山供水站西一支管网改造工程、天坛山供水站总干管维修工程、布袋沟供水站东二、三支管网改造工程、王屋镇罗庄节灌工程等7项市级重点水利工程。
3.民办公助项目:牵头完成王屋镇柏木洼茶园制种园区节灌工程、下冶镇王树沟烟田节灌工程、克井镇枣庙冬凌草园区节灌工程、大峪镇寺郎腰大葱园区节灌工程等4项精品园区配套工程;牵头完成邵原镇七沟河节灌工程、承留镇下观节灌工程、思礼镇北姚高效农业园区水源工程、玉泉街道堽头涝河治理工程、轵城镇柏林塘坝节灌工程、下冶镇圪老圈千亩高效田节灌工程、五龙口镇辛庄—西正涝河治理工程、梨林镇屈西灌溉修复工程等8项民生工程。
4.镇级重点水利工程:牵头完成王屋镇竹泉节灌工程,邵原镇唐山节灌工程,下冶镇镇区河道治理工程、镇区供水工程、镇区防洪堤坝工程、上河河道治理工程、东河河道治理工程,大峪镇王坑、朝村、董岭三村节灌工程,轵城镇金线河西天江段涝河治理工程,五龙口尚前节灌工程,坡头镇毛岭河提灌工程,思礼镇涧北泄洪道工程,克井镇镇区排水工程、交地及周边蓄水输水工程、郭庄坝系工程等15项镇级重点工程。
(三)土地开发
以提高耕地质量、保障耕地占补平衡为目标,以开发新增耕地为重点,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破解土地供求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任务:完成土地开发7130亩;牵头完成土地整理2000亩,其中思礼镇郑坪茶园220亩、王屋镇罗庄村180亩、邵原镇牛庄村300亩、轵城镇庚章村100亩、下冶镇东河村100亩、王屋镇庭芳村150亩、王屋镇柏木洼村200亩、王屋镇和沟村50亩、邵原镇刘下沟村100亩、邵原镇白坡崖村100亩、邵原镇邵原村100亩、下冶镇吴村100亩、下冶镇上冶村100亩、下冶镇郑山村100亩、五龙口镇尚前村100亩。
(四)村容村貌综合整治
以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围绕“四通”(通往镇区、通往景区、通往集聚区和通往大型项目)线路,突出重点村、重点线路、重点区域,以点带线,由线及面,不断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农村整体形象。
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工作任务:抓好精品村建设提升工程,在全市选择12个基础较好的村,打造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亮点村、特色村、样板村;深入开展主干道沿线及区片综合整治,以阳下路、黄孤线、207国道、东二环、西二环、河口村水库外线公路、文昌南路、渠马线等道路和玉川产业集聚区、玉泉创业园区、克井镇区及周边区域为重点,明确整治任务,进行高标准整治提升;不断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运行经费补助和农村环卫人员工资补贴,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村垃圾中转站13座、公厕1座、建筑垃圾临时转运场1个,确保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机制正常运行。
三、资金安排
市财政安排6000万元用于今冬明春“3+1”工作奖补。其中,奖励资金100万元,市林业局760万元,市交通运输局1500万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654万元,市水利局1496万元,市国土资源局490万元,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800万元,三个产业集聚(开发)区奖补资金200万元。
四、实施计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10月23日—10月31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相关责任单位要认真研究,明确本单位的目标任务,细化工作台账,定任务、定责任、定措施,层层召开会议,全面动员,广泛发动。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要密切配合,开设专栏、专题等,深入宣传“3+1”工作的重要意义,尽快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全市上下积极投入到今冬明春“3+1”工作中来。
(二)项目实施阶段:2013年11月1日—2014年5月31日
各牵头单位要做好项目建设的标准制定,并全程跟踪指导,搞好服务,检查落实;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一体办、市政府投资办等单位要做好对工程建设的督导检查,定期通报,协调项目招投标,工程验收和苗木采购等工作。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村(居)委员会要按照会议安排和工作台账要求,科学规划,全面开工建设,尽快形成行动高潮,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6月1日—6月10日
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牵头,市财政局、审计局、市政府投资办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参加,对照台账,深入实地,对全市今冬明春“3+1”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评比,并适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成效较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并严格责任追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全面发动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各单位和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群众齐动员,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各单位要认真研究政策、解读政策,加大在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完善投融资渠道,动员各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人士,积极投身到“3+1”工作中来,自觉筹资、筹劳,迅速掀起今冬明春“3+1”工作建设高潮。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3+1”工作中除冬春造林绿化外,其余的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开发整理、村容村貌综合整治都是常态化工作,市林业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旅游局、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等牵头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统筹考虑,突出重点,突出亮点,突出特色,全力打造精品亮点,全面促进“3+1”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市政府投资办、审计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全力配合,加快项目评审和招投标工作,确保项目尽快开工。
(三)完善制度,确保成效
一是建立工程图、账、地点对照检查机制,从开始落实任务到最终检查验收,工程不得随意更改、调整。二是坚持周报告制度,各单位每周要向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一体办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统一汇总后报市政府。三是继续强化三级督查制度,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要组织专门力量坚持跟踪督查到一线,逐项督促落实,定期进行通报;各职能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施质量督导,实行部门交叉督导,全面核查工作进度和质量;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对所有工程常态跟踪督查,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现象的发生。四是市财政局、市政府投资办要进一步完善资金拨付程序,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奖补资金,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
2013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