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文件库>济管办
索 引 号: 005691947/2020-00134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 发文字号: 济管办〔2020〕5号
标  题: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0-03-29 发布时间: 2020-03-30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片区管理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委会各相关部门:

《济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示范区管委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2020年3月29日    

       

济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文件精神及要求,全面启动济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做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济源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谱写济源出重彩新篇章。

坚持国土空间开发与承载能力相匹配、集聚开发与均衡发展相协调、分类保护和综合整治相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相统一,以“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资源禀赋条件,在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以下简称“三区三线”)基础上,编制济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综合考虑人口、生态环境保护、国土利用等因素,科学安排空间结构,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明确各类空间发展定位,形成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蓝图,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二、基本原则

(一)多规合一,全域规划。突出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操作性,协调解决各类空间性规划存在的问题和规划之间的矛盾冲突,推进济源全域国土空间布局和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当前规划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局面,实现城乡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

(二)坚守底线,绿色发展。坚持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优先,把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等放在优先位置,确保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指标约束。坚守底线,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更加注重内涵提升,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统筹资源,分类引导。从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效率与公平、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合理确定空间开发的规模、强度、结构、布局和功能定位,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协调与统筹管控作用,提高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质量。突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科学设定不同类型空间开发保护目标任务、行为指引与管控要求,引导国土空间规划适度有序开发。

(四)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构建跨部门多领域合作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征求部门、行业、企业、院所、专家和公众意见。建立统一开放的信息平台,方便社会、企业、群众查阅和使用。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凝聚社会共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三、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1.形成一套规划成果。规划基准年为2019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主要依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区域协同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均衡配置等方面的发展要求,统筹协调平衡全域空间布局安排,并在国土空间规划底图上进行有机叠加,形成国土空间布局总图。在国土空间布局总图基础上,系统整合各类空间性规划核心内容,编制济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构建一个信息系统。基于全省统建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整合各类空间关联数据,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形成全域、动态、权威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形成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评估、预警新模式,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划实施监督提供法定依据,为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提供信息化支撑。

3.建立一个制度体系。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审、实施监督、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形成“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主要任务

1.统一基础数据。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以地理国情普查、地质环境调查和林草、矿产等自然资源调查成果、遥感影像、地形数据为补充,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空间基准,充分整合挖掘各部门各行业空间数据成果,统一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标准。

2.开展评价评估。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围绕济源空间资源禀赋和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为基础,开展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双评估”,统筹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成果。在“双评价”基础上,按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规程》《河南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导则》等相关技术标准,合理梳理国土空间规划分类用地、设置综合管控硬性措施。

3.开展专题研究。在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和未来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济源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生态修复、国土综合整治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为规划成果的提炼和政策建议的响应提供扎实基础,在战略高度上有效解决各类规划不一致问题。

4.编制空间规划总图和文本。主要依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区域协同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均衡配置等方面的发展要求,统筹协调平衡全域空间布局安排,并在国土空间规划底图上进行有机叠加,形成国土空间布局总图。在国土空间布局总图基础上,系统整合各类空间性规划核心内容,编制济源全域国土空间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济源全域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格局,需要分解到镇及重点区域的三类空间比例、开发强度等控制指标,“三区三线“空间划分和管控重点,基础设施、城镇体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布局和重点任务,各类空间差异化管控措施,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

5.搭建信息平台。利用省统一建设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依托土地调查数据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整合各部门现有空间管控信息管理平台,搭建基础数据、目标指标、空间坐标、技术规范统一衔接共享的国土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数据支持,为政府决策和规划编制提供辅助支撑。

四、总体安排

(一)启动阶段(至2020年3月底)。选择确定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及信息系统建设单位,组织研讨会、专家咨询会,形成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文本纲要,有序推进工作开展。

(二)编制阶段(至2020年7月底)。开展系列专题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有机整合,编制形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成果;开展信息平台建设前期工作,初步完成国土空间信息平台搭建。

(三)论证阶段(至2020年12月底)。通过专家评审,提交规划成果的印刷版和电子版文件;完成规划信息平台调试、完善和运行。

(四)报批阶段(至2021年3月底)。完成规委会审定及人大审议,履行报批程序。

五、组织保障

(一)工作组织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示范区管委会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济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协调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建立工作机制。建立重大问题沟通、合作机制,在示范区管委会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按照工作要求及时准确提供本部门基础资料数据,共同推动济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及批复实施。

3.确定协作单位。公开招标具有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经验、科研技术实力雄厚的技术单位,建立规划编制技术团队,拉高标杆、拓宽视野、创新方法,借鉴国际国内先进规划理念,保障规划编制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开展。

(二)经费保障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及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建设所需经费列入示范区财政预算。


附件:济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