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日,济源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史军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人民法院以责任为纲,聚焦企业“堵点”“难点”“痛点”,精准服务,公正司法,高标准、全方位将优化营商环境融入司法办案,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初显。
“调解”当先,多元化解涉企纠纷。史军峰介绍,他们依托今年年初成立的“济事清源”调解中心,设立涉企案件专门调解团队和速裁团队,从收到起诉状起就开始进行诉前、诉中全流程调解,同时强化诉前调解与速裁快审的无缝衔接、紧密配合,畅通快调、快立、快结通道。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济事清源”调解中心联通各镇(街道)基层调解网络,“总对总”诉调对接,四个人民法庭与镇派出所、司法所等协调联动,引导涉诉企业通过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商会调解等多种方式,将纠纷化解在诉前、消除在源头。
“审判”为要,立足主业助企纾困。“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治金融诈骗、合同诈骗、商业贿赂等犯罪行为,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市场安定有序;建立健全经营主体冤错案件防范甄别纠正常态化机制,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界限,切实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史军峰说,市人民法院强化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有效压缩各环节周转时间,严格审限管理,推动小额诉讼程序应用尽用,不断提升审判效率,降低企业维权的时间成本;注重类型案件专业化审判,设立涉企五类案件、知识产权类案件、建设工程类案件专门审判团队,促进提升办案质效,更好维护企业权益。
“执行”护航,切实保障企业权益。史军峰介绍,市人民法院联合示范区公安局建立“执行110”机制,与31家机关单位、16个镇(街道)、555个村(居)联合惩戒、打击老赖,开展“夏季风暴”等集中执行专项行动并在抖音平台全程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近40万人次,传唤、约谈、教育当事人210人次,司法拘留被执行人74人,助力企业实现胜诉权益。贯彻善意、规范执行理念,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同时推进,严禁超标的查封和乱查封,对经营失败无偿债能力但无故意规避执行情形的企业家,及时将其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对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及时屏蔽失信信息,恢复企业家信用。
“破产”引流,助力企业自救重启。市人民法院充分发挥重整程序的拯救功能,精准识别企业是否具有挽救价值和再生可能,利用破产管理人协会资源,落实破产案件多元化解机制。打破无预重整案件僵局,积累案件办理经验,提高案件正式进入程序后的审理效率。注重信息化应用,积极通过“破产案件辅助系统”完成委托、财务移交、资产清点等工作,有效减少债权人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
“服务”补强,全面营造法治氛围。史军峰介绍,他们常态化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满意度提升”双百行动走访企业活动,零距离倾听企业心声,了解企业司法需求,搭建起与企业的“连心桥”。畅通涉企诉讼绿色通道,大力推进网上立案、缴费,创新运用“好差评”系统,多渠道接受当事人和律师对法院工作满意度评价,建立中小企业退费绿色通道,探索推行“法拍贷”,与不动产登记中心、司法局联合推出律师持调查令在线查询不动产信息制度,全面方便企业诉讼。在官网、微信公众号开辟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发布典型案例、政策解读等内容,制作推出“庭后余声”“执行在济”“万人助万企 法治微讲堂”等系列普法微视频,探索开展抖音直播云看房、云旁听、云执行等线上司法直播互动,取得了“办理一案、普法一片”的良好效果。
一个地方的法治化水平越高,越能得到各类经营主体的青睐,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就越充沛、越持久。史军峰表示,市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理念,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推进营商环境工作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