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海关科普| 一文带你了解TIR
发布时间:2024-05-08


一、什么是TIR?

TIR是英语“Transport International Router”的缩写,释义为国际公路运输,特指通过公路运输方式进行国家之间的物资流通。我们一般所说的TIR就是指TIR系统。

TIR系统是一个建立在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以下称《TIR公约》)基础上的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在全世界共有超过70个国家具备TIR资质,尤其是西欧地区,更是普遍。TIR利用海关通过一个互相认可的多国系统控制的封闭式货物室,将货物从原产国,经由过境国,运抵目的地国。自1949年建立至今,全球《TIR公约》缔约国中,大多数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

二、TIR在我国有怎样的实施历程?

TIR公约》在我国的实施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一)初始阶段(1990年-1995年)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接触并了解《TIR公约》,但当时国内对于国际公路运输的认知相对较少,TIR的实施并未得到广泛关注。这一阶段,我国政府开始组织相关专家对《TIR公约》进行研究,评估其在我国实施的可能性和意义。

(二)准备阶段(1995年-1999年)

随着对《TIR公约》的深入了解,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其在促进国际公路运输便利化、提高物流效率方面的潜在作用,便开始着手准备实施TIR的相关工作,包括制定政策、建立组织机构、培训人员等。这一阶段,我国政府还积极参与《TIR公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TIR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实施。

(三)试点阶段(2000年-2005年)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在一些地区进行TIR试点工作。这些试点地区通常具有较好的物流基础和交通条件,有利于TIR的实施。在试点阶段,我国政府和相关企业积极探索TIR在我国的运作模式,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如车辆通行、货物查验、税费征收等。同时,还加强了对TIR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了公众对TIR的认知度。

(四)全面推广阶段(2015年至今)

2023年5月,TIR在中国正式实施五周年。中国在2016年加入《TIR公约》,2018年5月底正式实施,是从加入到实施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5年来,国际道路运输联盟与各方紧密合作,推动中国国际公路运输从落地到生根,联通中亚,直达欧洲,迈入多元开放的新格局。经过多年的试点和实践,TIR在我国逐渐得到了全面推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TIR发展的政策措施,如优惠税收、简化手续等。同时,国内物流企业也积极参与TIR运输,提高了国际公路运输的便利化和效率。

三、TIR运输模式有何优势?

TIR系统不仅适用于国际公路货物过境运输,也适用于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实施TIR系统只需少量人力和设施,货物通关时,海关仅需核对TIR证书信息、检查运载单元的海关关封,无需进行开箱检查,从而减少货物在口岸的等待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TIR运输在实现全程一次申报、一次直达的同时,还能有效保障运输安全——承运人资质严格准入,货物全程施加关封,原则上不开箱,状态可追踪,还可享受高达10万欧元的海关税费担保。TIR证书同时为过境货物提供关税担保,只有经过批准的运输企业和车辆才可以使用TIR系统。TIR系统在过去70多年的实践中,减少了40%的运输时间和30%的运输成本,是提升贸易便利化和运输安全化的实用工具。

四、TIR运输如何实施?

TIR运输的实施需主要满足以下几点:一是管控的车辆和集装箱须悬挂蓝底白字长方形的TIR标识牌;二是须有国际担保链;三是保证TIR证书实在有效期内的,并具TIR的唯一号码;四是须要双方海关监管的相互承认;五是须在海关和国际道路运输联盟管控下使用;六是须有安全的TIR电子终止+TIR-EPD(电子预申报)。

摘自:中国国门时报第四版,2024年3月19日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