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济源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十七)
发布时间:2023-06-23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绿水青山”的生态,滋养着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繁荣向上。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为市场主体提供充沛的营养、生长的沃土。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夏日的绿荫、避雨的港湾,给予这座城市的人以温暖和力量。

2022年以来,济源以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为目标,疏通堵点、纾解难点、解决痛点,塑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形象。

我们推出“济源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发布专栏,旨在展示亮点、交流互鉴、开拓思路、共促提升,为济源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品牌营造氛围,助力济源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

案例17济源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招标投标领域全省率先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

背景介绍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国家“互联网+公共资源”战略,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措并举保障远程异地评标活动科学、规范、有序开展。通过率先在全省实现100%远程异地评标,探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协同化建设,进一步提升评标专家资源共享能力,提高评标质量,助力招标投标领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主要做法

上线全省首家全国产化软硬件适配的电子交易平台,提升招投标电子化水平

2022年5月10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上线了全省第一家全国产化软硬件适配的电子交易平台,实现100%“不见面开标”。2022年6月30日,示范区招投标领域完成首个跨市“远程异地评标”。

远程异地评标现场分为主场和副场。本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主场,本市以外的交易平台为副场,招标人在评标前与市公共资源局交易中心沟通对接,副场地点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具备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条件的合作平台中选取。

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时,须在交易中心平台选择远程异地评标,并填写专家人数。实行远程异地评标项目主场专家人员数不能少于副场,评委会主席设在主场。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人员至少在评标前三个工作日,预约远程异地评标席位人数、评标时间等。评标前通过主、副场专家库随机抽取并确定专家名单,同时做好名单保密工作。

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

2022年7月1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营商环境的通知》,即日起要求所有工程及政府采购招标项目(涉密项目除外)均采用远程异地评标。最大限度实现区域资源和专家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截至到目前,济源示范区远程异地评标率100%,率先在全省招标投标领域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

开启“多地评标”新模式

为积极推行远程异地评标,11月9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携手河南洛阳、驻马店,四川泸州,陕西安康,内蒙古鄂尔多斯多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跨区域远程合作,完成济源金花石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梅花园音乐漂流项目的评标工作。这是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主场筹备推动的首个横跨4省6地的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在此次评审中,各地评审专家通过完成了实时同步远程异地评标。整个评审过程规范有序、可查可溯,实现了“线下不见面、线上面对面”的远程同框评标。

目前,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在河南省全域及山东、安徽、四川、陕西、内蒙古等地建立了常态化合作机制,并在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专家资源整合共享,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规范交易评标评审秩序,打造阳光高效、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2022年交易中心省外远程异地评标率达11.5%。

工作成效

一是最大限度实现区域资源和专家资源协调共享,不断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助力公共资源交易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实行建设工程进场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全覆盖,依托远程异地评标系统,主副场异地专家音视频在线互动,同步评审打分,自动生成评标报告,通过在线评审、在线交流、在线录屏,评标过程公平公正,从空间上杜绝评标专家人为控制评标现象。

经验启示

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实现了跨省专家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了本地专家数量不足、专业类型不均衡等问题,为营造“清廉招投标”环境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下一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持续打破地域空间限制,与省内外更多区域交易中心进行联动,共同推进招投标信息对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评标成本,为招投标活动提供一个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来源: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