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
济源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本专题内容由司法局发布
当前位置: 法治政府建设专栏>网络检索指标>三、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2.公众参与。>36.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全部公开,并为公众查阅提供服务。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认真进行解释说明。
关于公开征求《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讨论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来源:济源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2-07-11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发展肉牛产业和实施奶业振兴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济源饲草资源优势和伊利产业集群优势,大力推进肉牛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农业农村局起草了《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讨论稿)》。

现将其全文公布,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公示时间2022年7月12日至2022年8月11日。公众可于2022年8月11日前将意见发送至电子邮箱:jyxmjxmk@126.com,联系电话:6633271、6633846 


示范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1日    


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

近年来,济源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发展肉牛产业和推进奶业振兴的有关精神,强龙头、固基地、延链条、聚集群,推动以奶牛为主导产业的牛产业稳步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市牛饲养量超5万头,其中奶牛存栏2万余头,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99.05%,全年奶产量达6.2万吨,开辟自主经营鲜奶吧53个;肉牛存栏1.84万头,出栏1.55万头,肉牛规模养殖比重18.67%;牛产业一产产值超7亿元。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政办〔2022〕31号)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济源饲草资源优势和伊利产业集群优势,推进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秸秆变肉换奶、增加农民收入、消费结构升级,将发展肉牛奶牛(以下简称“两牛”)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围绕培育龙头、强固基地、延伸链条、集群发展的总目标,大力实施“十大行动”,积极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产品绿色化,着力提高“两牛”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两牛”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济源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种养循环。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过腹转化增值和养殖粪污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促进变废为宝、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坚持规模标准养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培育一批养牛示范镇和示范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夯实产业基础。

——坚持三链同构融合。深化以大带小协同发展机制,推行“户繁、企育、龙头带动"“规模养殖、集群发展"等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构建“饲、养、加、农、工、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提升发展活力。

——坚持联农带农。支持鼓励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参与“两牛”产业发展;千方百计让农民参与到“两牛”产业发展的各环节、全链条,把就业岗位和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乡村、留给农民,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三)发展目标。实施“1221工程”,力争到2025年,济源牛饲养量达到10万头,牛奶产量达到20万吨,“两牛”产业一产产值突破2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到2030年,“两牛”现代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建立,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省内领先。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生产科学化区域化布局。在综合考虑土地承载能力、饲草饲料资源等地域优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全面统筹,科学布局,按照在山区五镇及克井、思礼、承留依山傍坡镇,充分利用荒坡发展小规模肉牛养殖,丘陵地区饲草资源丰富,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两牛”养殖的基本思路,着力推广“社会资本+村集体建场、养殖主体经营”“户繁、企育、龙头带动”“规模养殖、集群发展”等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养牛“退村进场”,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金融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人民政府。排名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实施规模养殖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引导新增产能在济源全域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就地就近加工增值。落实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支持存栏100-3000头适度规模奶牛场改造升级;积极争取省级新建标准化畜位奖补政策,对新建标准化畜位肉牛500个以上、奶牛300个以上的养殖场,分别按照每个畜位不高于1000元、不高于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单场补贴不高于2000万元;重点支持3000畜位以上奶牛场和5000畜位肉牛场建设,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对向济源伊利供奶的新建3000畜位以上规模奶牛场,及新建5000畜位规模肉牛场,分别给予养殖每头奶牛、养殖每头肉牛肉牛不超过5000元和不超过2000元(包括省级新建畜位奖补资金)奖补;力争到2025年肉牛、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5%、99%以上;规模奶牛平均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金融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人民政府)

(三)实施母牛增量提质行动。鼓励农户引进良种母牛,大力推广性控冻精、胚胎移植等先进繁育技术,不断扩大母牛存栏数量;鼓励肉牛育肥场与肉母牛养殖场(户、合作社)发展订单生产等方式,促进育繁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肉牛基础母牛政策性保险,落实省级奖补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肉牛基础母牛经营主体,按照每年每头基础母牛不高于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进口肉牛、奶牛育种胚胎分别按照每枚不高于3000元、不高于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实施省高产奶牛核心群组建项目,对繁育符合条件的良种母犊的规模奶牛养殖场按照每头不高于8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力争到2025年,培育存栏肉牛基础母牛10头以上的经营主体500个以上,年新增良种母犊不低于6000头,逐步探索进口胚胎移植实践。(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金融局,各镇人民政府)

(四)实施秸秆饲料化行动。探索建立秸秆饲料化利用专业收储运体系,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与规模肉牛、奶牛养殖场建立长期固定合作关系;大力实施省粮改饲试点项目,对经营主体收贮全株青贮玉米按照每吨不高于6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对新增杂交构树种植基地,每亩一次性补贴800元。强化种养结合示范引领,鼓励大型规模养殖场自建优质饲草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区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30%以上,优质饲草发展到6万亩。(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金融局、各镇人民政府)

(五)实施屠宰及奶业加工增效行动。严格落实“集中屠宰、集中检疫”管理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加快推进济源伊利二期乳品加工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加乳品加工能力;鼓励本土加工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扩大牛排、牛肉干等牛肉制品和巴氏奶、酸奶等低温奶生产,开发奶酪、功能性乳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抢占高端市场。(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金融局、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各镇人民政府)

(六)实施“两牛”养殖示范创建行动。一是开展养牛大镇创建。对“十四五”期间,主动谋划“两牛”产业发展项目,统筹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保费补贴等政策,加大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取得明显成效的镇,按照“有示范企业、有示范模式、有示范成效”的“三有”标准,命名一批养牛大镇,对首批养牛大镇一次性奖补50万元。二是开展示范牛场创建。以国家畜禽养殖示范创建、河南美丽牧场创建等为载体,坚持选优培优、示范带动,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管理理念新、生产性能好、养殖行为规范的规模肉牛奶牛场开展创建,带动济源牛饲养量年均增幅不低于25%;示范肉牛场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补,示范奶牛场一次性给予15万元奖补。力争到2025年底,养牛大镇不少于3个,示范牛场不少于10个。(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金融局、自然资源规划局、各镇人民政府)

(七)实施龙头企业培优行动。积极争创省级以上以“两牛”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促进融合发展。持续开展国家级休闲观光牧场创建,鼓励规模养殖场开展养加销一体化经营。培育本土乳制品加工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25年,省级以上“两牛”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家以上,乳品企业奶源自给率达到60%。(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农村局、财政金融局,各镇人民政府)

(八)实施防控能力建设行动。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持续强化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和牛结节性皮肤病等动物疫病防控。重点支持规模奶牛场开展国家级、省级“两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净化场、净化示范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创建,从源头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对成功创建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及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的,分别给予5万、10万、15万奖补;逐步完善和落实好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农村局、财政金融局,各镇人民政府)

(九)实施绿色发展清洁行动。推进种养结合,鼓励养殖场通过土地流转、签订协议等方式,就地就近消纳粪污。引导养殖场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污处理利用配套设施,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将符合条件的两牛养殖粪污处理利用优先纳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等项目支持范围。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绿色种养循环项目,优先支持两牛养殖场创建“河南省美丽牧场”和“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农村局、财政金融局、生态环境局,各镇人民政府)

(十)加大科技投入和支撑力度。鼓励开展“两牛”产业养殖、防疫、繁育等各环节技术研究与集成,重点围绕“两牛”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健康智能养殖、优质饲草创新供给等开展技术攻关,对成效显著的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鼓励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为中小养殖场(户)提供繁育、饲喂、诊疗、防疫、粪污处理等全过程技术服务。(责任单位: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财政金融局、农业农村局,各镇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级“两牛”产业发展领导专班,配套业务专班和技术专班,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省“两牛”产业发展决策部署,研究济源“两牛”产业相关政策,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农业农村、发改、工科、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为济源“两牛”产业发展提供组织和技术保障。各镇也要成立相应领导专班,将“两牛”产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实行项目化管理,确保高质量完成发展目标。(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财政金融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银监办、各镇人民政府)

(二)强化财政支持。市政府将统筹农业生产发展、动物防疫补助等涉农资金,优化支出结构,综合运用补贴、担保、贴息等方式,加大“两牛”产业扶持力度;根据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和政策实施情况,适时调整扶持政策。市级财政年度预算要安排一定规模的“两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两牛”产业发展,优先保障省市两级“两牛”产业政策扶持资金。鼓励使用专项债支持符合条件的“两牛”产业相关项目。充分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因地制宜将“两牛”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特色产业,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脱贫人口(含监测帮扶人口)稳定增收,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进产业加快发展。积极与省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接洽,建立“两牛”风险补偿资金和应急续贷周转资金池,推广新型“政银担保投”联动支农机制,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两牛”产业发展。(责任单位:示范区财政金融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镇人民政府)

(三)强化金融支持保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圈舍和活体抵押、应收账款质押、保单贷款等信贷业务,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切实降低“两牛”产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支持脱贫户、监测户运用小额信贷发展“两牛”养殖。落实奶牛政策性保险,将奶牛保额从8000元/头提高到10000元/头;将育肥牛、犊牛纳入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范围,市级财政对其保费给予70%的补贴。鼓励现代农业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股权投资基金等涉农引导基金,聚焦“两牛”产业链上下游开展产业布局和延链、补链型股权投资及产业并购,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两牛”产业发展。(责任单位:示范区财政金融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银监办,各镇人民政府)

(四)强化用地支持保障。自然资源规划局要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及详细规划,要明确“两牛”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用地规模和用地结构,引导牛产业屠宰、加工项目在济源域内统筹布局,向产业园区集聚。经批准可利用一般耕地、荒山荒坡、未利用地及低效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两牛”产业养殖设施。(责任单位: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局,各镇人民政府)

(五)强化监督管理保障。建立“两牛”产业发展长效监管机制,将项目绩效管理作为项目资金分配的重要指标,对按时完成项目绩效目标的,将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对不能实现年度绩效目标的,将取消或减少项目支持,确保财政资金投向精准有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金融局等部门要加强对肉牛奶牛产业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并全面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各镇要充分发挥属地管理责任,对辖区肉牛奶牛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应用全过程开展监管,确保完成项目绩效目标。(责任单位:示范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金融局,各镇人民政府)

    

附件:1.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领导专班

      2.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业务专班

      3.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技术专班


附件1


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领导专班

一、领导专班组成人员

组  长:庄建球  济源市政府市长

副组长:张宏义  济源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侯  波  济源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贺双福  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

成  铖  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军华  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王利民  财政金融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九军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慧华  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原付霞  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党组成员、副主任

梁中范  河南银保监局济源监管组主任

各镇镇长

二、职责分工

领导专班负责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制定推进肉牛奶牛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审议重大事项、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领导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承担领导专班日常工作,贺双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各领导专班成员单位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及科室负责人组成。


附件2


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业务专班

一、业务专班组成人员

组  长:商军旗  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  员:原付霞  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党组成员、副主任

任英甫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

卢  强  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蔡振京  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牛保军  财政金融局党组成员

许  杰  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成员、中小企业局局长      

黄  波  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郭  飞  河南银保监局济源监管组副主任

党武军  农业农村局主任科员

各镇分管领导

二、工作职责

业务专班负责落实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计划的组织协调工作,定期向领导专班汇报“两牛”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争取领导专班支持;加强与省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及时了解上级业务部门扶持政策或项目,并予以落实。示范区农业农村局要积极谋划、争取“两牛”产业发展项目,分解“两牛”产业发展任务到镇(街道),指导、督促各镇(街道)加快推进。


附件3


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技术专班

一、技术专班组成人员

组长:韩金枝  济源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成员:李艳芬  济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黄俊克  济源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正高级兽医师

赵建东  济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兽医师

郭  燕  济源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高级兽医师

许  阳  济源市畜牧技术推广站高级兽医师

项朝荣  济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兽医师

张振宇  济源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高级兽医师

索延乐  济源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高级兽医师

二、工作职责

技术专班负责为济源“十四五”“两牛”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开展“两牛”产业发展技术需求调研,明确技术服务重点,每年推广1-2项产业先进技术;深入一线开展“两牛”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整合省级业务部门及高等院校等优势资源,开展“两牛”养殖、防疫、育种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提高“两牛”产业科技竞争力。


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2022年4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豫政办〔2022〕31号);7月13日,省农业农村厅就行动计划进行了政策解读;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济源肉牛奶牛(以下简称“两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济源实际,我局起草了《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讨论稿)》。

二、主要内容

《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讨论稿)》共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

(一)总体要求。明确了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着力实施“1221工程”,力争到2025年,济源牛饲养量达到10万头,牛奶产量达到20万吨,“两牛”产业一产产值突破2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

截至2021年底,全市牛饲养量超5万头,其中奶牛存栏2万余头,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99.05%,全年奶产量达6.2万吨;肉牛存栏1.84万头,出栏1.55万头,肉牛规模养殖比重18.67%;牛产业一产产值超7亿元。

(二)重点任务。包括推动生产科学化区域化布局、实施规模养殖提升行动、实施母牛增量提质行动、实施秸秆饲料化行动、实施“两牛”养殖示范创建行动、实施龙头企业培优行动、实施防控能力建设行动、实施绿色发展清洁行动及加大科技投入和支撑力度等十项任务。

其中贯彻落实省级“两牛”产业政策共七项。一是新建畜位奖补项目,即对新建标准化畜位肉牛500个以上、奶牛300个以上的养殖场,分别按照每个畜位不高于1000元、不高于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单场补贴不高于2000万元。二是肉牛基础母牛奖补政策,即对符合条件的肉牛基础母牛经营主体,按照每年每头基础母牛不高于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三是进口胚胎补贴政策,即对进口肉牛、奶牛育种胚胎分别按照每枚不高于3000元、不高于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四是高产奶牛核心群组建项目,对繁育符合条件的良种母犊的规模奶牛养殖场按照每头不高于8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五是粮改饲项目,对经营主体收贮全株青贮玉米按照每吨不高于6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六是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对新增杂交构树种植基地,每亩一次性补贴800元。七是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争取奖补资金1958万元,支持存栏100-3000头适度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

结合济源实际建议出台政策共五项。一是支持奶牛、肉牛规模养殖,即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对向济源伊利供奶的新建3000畜位以上规模奶牛场,及新建5000畜位规模肉牛场,分别给予养殖每头奶牛、养殖每头肉牛肉牛不超过5000元和不超过2000元(包括省级新建畜位奖补资金)奖补。二是开展养牛大镇创建,对首批养牛大镇一次性奖补50万元。三是开展示范牛场创建,对示范肉牛场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补,示范奶牛场一次性给予15万元奖补。四是支持“两病”净化,对成功创建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及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的,分别给予5万、10万、15万奖补;五是创新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将育肥牛、犊牛纳入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范围,市级财政对其保费给予70%的补贴。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议成立领导专班,配套业务专班和技术专班。

(二)强化财政支持。

(三)强化金融支持保障。

(四)强化用地支持保障。

(五)强化监督管理保障。

结果反馈

按照文件起草工作程序,示范区农业农村局于2022年7月11日至8月11日对《济源“十四五”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讨论稿)》组织开展了公开征求意见工作。

一、公开征求意见途径

(一)向有关市直部门征求意见和建议;

(二)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二、各方面意见反馈统计

截至8月15日,收到意见和建议共8条,其中有关市直部门意见和建议8条,社会意见和建议0条。

三、反馈意见研究采纳情况

财政金融局提出6条意见和建议,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意见和建议1条,生态环境局提出意见和建议1条,三个单位意见和建议均予以采纳。

2022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