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齐发力,政务公开新模式提升了行政效能。我们将持续加大力度,努力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济源方案’,贡献‘济源力量’!”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济源代表河南8个试点市(县)作经验介绍。济源政务公开工作如何能在全国性会议上脱颖而出?这得益于我市围绕政务公开全流程,健全公开标准、完善公开方式、提升公开效能,基本形成了“一张网、一个家、一朵云”的“三个一”政务公开新模式,最大限度将简政放权的红利惠及城乡居民。
顶层设计夯实政务公开基石
如果把政务公开工作比成一束阳光,那么,公开就是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民主决策、公开办事、群众满意的绚丽色彩。自去年5月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单位以来,围绕标准化编制政务公开事项目录、规范化确定政务公开工作流程两项根本任务,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结合“放管服”改革,我市编制政务公开事项目录,将试点领域原来近千件公开事项,确定为目前的525项,其中即办件超过90%,办事效率大为提高;结合“互联网+政务”带来的海量数据支撑,聚焦便民利民核心,进一步完善标准。
在协同梳理、编制标准的同时,我市规范流程,健全重大会议预公开、重大决策预公开、信息公开社会评议、第三方意见征询等40余项工作制度,强化重点领域主动公开目录编制等,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树立了阳光透明政府的良好形象。
虽然只是政务事项的标准化公开,但涉及的,却是部门自身行政职能的精简甚至再造,并成为推动职能转变、推进改革攻坚的重要抓手。
“一张网”实现公开方式多样化
打开“济源市人民政府”网站,政务查询、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一网通办,非常方便。立足于市镇两级的扁平化管理体制,我市不断创新、持续投入,推行“济源市人民政府”网站+12345云呼叫热线+自助终端一体机,构成政务公开线上“一张网”。
依托政务网站云平台,“济源市人民政府”网对接了河南省政务服务网,共享了财政、住建、民政、审计等30个部门信息,整合了所辖镇(街道)各类涉农、涉基层、涉民生公开事务,联通了“济源发布”微博、“济源政务”微信公众号,推出了APP手机客户端,实现了集约化发展。
12345云呼叫热线则涵盖“三农”、住房公积金、民政、数字城管、110、120、领导信箱等功能,统一受理群众的各种咨询、投诉、建议、求助,按责转办、限时办结、全程监督。热线服务24小时不打烊,目前已经成为我市政民互动的主渠道、社情民意的“晴雨表”。
我市在市镇村各级服务场所配置查询机和自助终端机,提供咨询、查询及“刷脸办事、证照打印、远程视频”等服务,时间更灵活,群众更方便。
“一个家”服务群众“零距离”
“别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别让群众等!”在市镇村三级平台体系组成的政务公开线下“大家庭”,所看、所闻、所感,是一派诠释“零距离”服务、优化政务机构职能的全新景象。
按照“只进一扇门”理念,市民之家集中入驻42家单位436件事项,按“前台受理、后台审批、统一出件”的受审分离模式,整合53个窗口227项业务,实行“一窗式”改革。这里的服务也很有“温度”:设置咨询引导台,创建“小马帮办”志愿者工作室,实行“请您吐槽 我来帮忙——主任在一线”现场协调制度。
全市各个镇(街道)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镇级权责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同时将市级事项延伸到镇级受理。在市民之家的统一指导下,按照形象标识、功能区域、窗口名称、服务事项、业务流程、服务标准、监督电话(12345云呼叫热线)“七统一”模式开展工作。
基层政务服务,面广量大,千头万绪,24个城市社区和525个村(居)划片设立综合党群服务中心,村村设立代办员,由村干部兼任,提供上门服务。
“一朵云”成连通群众“高速路”
围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2017年,我市投入4000万元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工程,实施了标准化机房、大数据中心、可视化展示中心、共享交换平台等一揽子项目。
项目强力推进了信息互联互通,各类软件不断应用,前端汇聚、后台整合的共建共享服务架构基本形成。电子政务网接入线下“大家庭”,市、镇、村依申请权力事项实现三级100%在线办理;线下全部设置政务公开区、配备电脑、公开“两微一端”标识,政策文件、办事进展无障碍查询;12345云呼叫热线实现语音申办、不见面审批。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这朵云”,已成为直通快达的便民服务“高速路”,连通了城乡,使基层群众不出镇(村)就能享受到均等化、高质量的政务服务。
“这是一场标准再造、流程再造的自我革命。”市政府办有关负责人说,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是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务实之举。随着试点工作不断深入,工作透明了、流程规范了、群众便利了、环境优化了,政务公开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