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兴豫|洛阳:在坚持开放中塑造特色农业新优势
时间:2021-05-18 | 来源:河南省委改革办 |点击量:
洛阳要出彩,乡村必振兴。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开放引领,对于农业农村来说,就是要强化跳出“三农”看“三农”理念,把要素“引进来”,让产品“走出去”,不断释放农业农村潜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近日,由市开放办组织的“开放引领一线行”活动走进农村,透过乡村新业态、新模式、新变化,感受“三农”开放的蓬勃活力。
振兴沟域
引领资源要素回归潮
入夏,新安县石井镇草木葱茏,黄河在群山的臂弯中汇成万顷碧波。岸边的黄河神仙湾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内,黄河文化研学体验非常火爆。
黄河神仙湾的嬗变,缘于一名返乡创业者的坚守。几年前,在外打拼的孙江子带着全部身家在黄河边扎下根,如今已投资上亿元。
在200公里之外的伏牛山腹地,伊源康养谷群山环抱,伊水中流,乡村旅游的美好前景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涌入,直接加速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从前一片山沟一片穷,现在一尺山沟一尺金。放眼乡村沟域,农村三产有机融合、沟域全景立体融合、农文旅深度融合和农商网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挖掘和释放了农业全产业链价值。
“沟域生态经济的勃兴,就是农业农村开放发展的‘洛阳样本’,也是山区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有效推动了人才、资本、技术、文化等发展要素的流动和汇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裴万赢说。
人才返乡、资本汇聚、业态融入,让山区沟域变成了旅游目的地,让传统种养变成了特色产业,也让乡亲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转变。今后,我市将大力实施沟域生态经济提质扩面行动,以农业农村开放发展,全面塑造沟域振兴新优势。
对接市场
打开出山进城新通道
前不久,随着“洛阳源耕”冠名的高铁动车组列车从北京西站首发,洛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搭乘”高铁驰骋大江南北、走向全国。最近,“洛阳源耕”又同中国邮政签订合作协议,利用其物流和电商优势,推动特色农产品出山进城。
放眼中原,审视洛阳,以高山杂粮、时令小杂果、道地中药材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独树一帜。在追求特色化、差异化的市场环境下,特色农业前景广阔。
对此,我市全力打造“洛阳源耕”全品类、全产业链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整合营销,推动洛阳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如今,“洛阳源耕”已经成为洛阳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扩大开放,必先打开通道。在汝阳县十八盘乡蒿坪村,入眼皆是香菇大棚。汝香源种植合作社建立了涵盖种植、分拣、冷链、包装的农业全产业链。每天,大山里的香菇源源不断地通过冷链集装箱货车发往全国各地。
近年,聚焦破解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市大力实施农村电商“百村万店”行动,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把互联网变成“新农具”,打通了农产品的出村路;另一方面,持续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加快布局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助力农产品更好地对接大市场。
搭建平台
构筑农业开放新场域
洛阳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洛阳自古就是东西方农业交流的重要通道。如今,抢抓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等重大机遇,洛阳农业国际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2017年5月,在洛阳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缔结友好城市的框架下,洛阳-布哈拉农业综合示范区正式签约。如今,由洛阳万邦主导建设的示范区项目已经初具规模,不仅将当地优质绿豆等特色农产品进口到国内,还将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输出到当地,有效推动了中乌两国农业合作和交流。
与此同时,我市还高规格搭建“一带一路”(洛阳)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国际牡丹产业博览会等农业节会平台,积极参与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经贸活动,全面扩大农业领域对外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系统将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树立“市外即域外、市外即开放”的思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一起抓,持续发展沟域生态经济,强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优化农业领域营商环境,着力以高质量开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